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目前教育、教学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概念。从国内外对美育的研究情况看,不少研究者已经非常关注此类问题。历史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学科,这个特点决定了历史教育不仅具有政治价值、理智价值、伦理价值、借鉴价值、科学价值、思维价值,而且还具有审美价值。历史教育过程应该是发现美、鉴赏美的过程。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而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也必然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艺术类中学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他们的专业课如音乐、美术、舞蹈等,都与审美有关,都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在这些学生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无疑将有利于他们审美人格的快速形成,并促进他们在专业方面取得更长足的进步。由于艺术类学校的文化课课时与普通中学相比要少得多,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以教育学、心理学、美育原理、美育心理学等理论为依据,采用了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自己的艺术类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艺术类中学历史教学中美育的功能、内容、原则和具体的实施途径。全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引言:介绍了美育的概念、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和选题的意义。第一部分:从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审美人格的形成;培养创造性思维,建构创造性人格;促进德育发展,增强德育效果;促进专业发展,培养和谐人才等方面阐述了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第二部分: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艺术类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内容。第三部分:从形象性、愉悦性、自由性、普遍性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历史教学进行美育的基本原则。第四部分:在对艺术类中学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类中学历史教学美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