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趣,即为激发兴趣。《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激发:刺激,使奋发。兴趣:喜好的情绪。心理学上的“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人活动的内在的驱动力,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游戏“征途”魔力的探究,结合对日常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得出一些有益于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首先,通过体验探究得出网络游戏的主要魅力来源于虚拟的管理方式,在游戏服务器中有个封测区,这个区的主要任务就是检测游戏的BUG,及时发现玩家的需求,发掘潜在的消费需求。一旦发现,则及时推广,在其他服务器里更新,以满足广大玩家的需求。游戏里的GM(GAME MASTER),就是游戏管理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线上管理游戏,及时发现游戏中广大玩家的心声,同时,反馈给封测区或者游戏管理中心,以备完善、更新、推广。其次,家族帮会任务模式,将分散的玩家集中起来,集中的基础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的任务,共同的目标,并在任务中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相互帮助的类似于江湖义气的朋友关系,这种关系将“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再次,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激励化。在“征途”的世界里,有着很多的排行榜,“国家实力排行榜”“家族帮会排行榜”“国家英雄排行榜”“庄园排行榜”等等,玩家不必像传统游戏那样靠装备和级别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最后,唯美的游戏平台,为广大玩家提供了良好的游戏环境。在上述启发下,得出以下主要启示:第一,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研究前置。教学的着眼点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把研究学生的心理放在第一位,把学生心理的研究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基点。第二,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语文教学管理。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效仿游戏里的情景。以作文教学为例,每位同学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写在作文纸上,署上自己的笔名,然后在班级里流传,每个看到作品的同学都可以就作文中的一点或几点来评析,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当然也是落笔为笔名。这和网络中的发帖,跟帖的性质相似。这极大满足了优秀生的表现欲,也保护了差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好的作文的传阅,为作文差的同学提供了写作借鉴的机会。第三,家族帮会模式启发下的小组教学形式与内容的革新。传统的教学,其形式主要为“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独立,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天长日久,部分学生便放松了学习,而单靠教师的鞭策和督促,又显得捉襟见肘,顾此失彼。而小组合作学习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乐知好学,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努力教”到“努力学”,由“教师表演”到“学生展示”,角色的换位,则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三主论”的理念,也是教师追求的教学中的最高境界。第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用一根尺子去测量学生,评价学生。使各个层面上的突出的学生都得到师生的尊重,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五,搭建良好的师生交往平台。另外,“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为人处世和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等。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激趣方法亟待挖掘,且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