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发展体育相关产业为背景,以环鄱阳湖地区冬泳运动的发展及环鄱阳湖地区是否具备举行大型冬泳赛事的基础为主线,对环鄱阳湖地区9个城市的1080名冬泳参与者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目前环鄱阳湖地区冬泳运动开展现状,找出影响鄱阳湖地区冬泳发展的主要因素,寻找适合的发展道路并提出相应对策,同时以符号学特征提出江西省举办大型冬泳赛事的对策进行研究。结论: 1、环鄱阳湖经济区冬泳爱好者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要群体,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以高学历者居多。冬泳参与者均为长期坚持冬泳运动的人群,每周活动在3—5次左右。多数冬泳参与者通过朋友介绍开始参与冬泳,并得到了家庭的支持。 2、环鄱阳湖经济区冬泳运动起步较晚,尚处在发展阶段,得到一定的政策帮助。冬泳基地相对完善,多数冬泳参与者选择在当地冬泳基地进行活动,场地设施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参与者对水质环境、安全保障也基本满足。半数以上参与者认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于开展冬泳运动非常重要,但只是极少数人接受过专业指导。 3、虽然近几年来环鄱阳湖地区冬泳运动正在持续发展,但是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 (1)环鄱阳湖地区冬泳的影响力不够,基本上都是由朋友介绍,或者医生推荐才参与到冬泳活动当中来; (2)政府有关部门对冬泳运动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冬泳活动经费得不到保证; (3)环鄱阳湖地区大部分的冬泳爱好者们都是有组织但是无正规管理的随意活动状态; (4)冬泳社会体育指导员极其匮乏,广大冬泳爱好者得不到专业的冬泳指导; (5)冬泳基地水质需要进一步改善,场地基础设施需要翻新重建。 4、针对环鄱阳湖经济区冬泳运动开展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环鄱阳湖地区冬泳文化符号性的建设; (2)加大对冬泳的宣传推广、提高鄱阳湖地区冬泳的影响力; (3)加强对鄱阳湖地区冬泳协会的建设及提高协会的组织管理水平; (4)丰富环鄱阳湖地区冬泳人口的年龄及性别结构; (5)加强冬泳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6)改善冬泳运动环境,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7)大力普及游泳运动。 5、环鄱阳湖地区的政治及体育产业政策环境、经济基础、人文环境、区位及交通环境、大型赛事运营经验、赛事运营环境等核心指标说明,环鄱阳湖地区具备举办大型冬泳赛事的基础及能力。在我国现阶段大力提倡群众体育,发展群众体育赛事的大背景下,打造大型的冬泳赛事并结合当地特色文化成为新的文化符号是可行的。 6、针对冬泳赛事发展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赛事的长期效应,打造赛事文化符号。“以赛促建、以赛引商”,可以作为鄱阳湖冬泳赛事的核心思想。 (2)赛事地点选择在发展情况、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小环鄱(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积累赛事组织管理经验,扩大比赛影响,逐步辐射至大环鄱区域。比赛形式突出群众性体育比赛特点,不强调竞技性和技术水平,注重比赛的过程,以娱乐联谊性为主,切磋交流及竞技性比赛为辅。 (3)借助专业体育赛事公司,提高赛事专业运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