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Fraser I型浮膝损伤胫骨侧骨折的资料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在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出现骨痂时间、负重时间、平均愈合时间、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为Fraser I型浮膝损伤胫骨侧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河北省创伤骨科中心(唐山市第二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45例Fraser I型浮漆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股骨侧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根据胫骨侧固定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交锁髓内钉组和锁定钢板组。随访12~36个月,平均24.5±1.5个月。交锁髓内钉组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18~56岁,平均38.5±2.5岁。左侧12例,右侧11例。受伤原因:交通伤10例,高处坠落伤8例,压砸伤5例;其中合并腹部脏器伤2例,胸部外伤2例;颅脑外伤1例。锁定钢板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8~58岁,平均38.5±2.5岁。左侧10例,右侧12例。受伤原因:交通伤11例,高处坠落伤7例,压砸伤4例;其中合并腹部脏器伤3例,胸部外伤1例;颅脑外伤1例。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在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出现骨痂时间、负重时间、平均愈合时间、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交锁髓内钉组和锁定钢板组在年龄,性别,左侧与右侧,受伤原因等方面(P>0.05)具有可比性没有显著差异。交锁髓内钉组手术平均时间为90.09±9.19min,锁定钢板组手术平均时间为94.73±10.39min,显示两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按Karlstrom和Olerud功能标准评价,交锁髓内钉组:优为18例,良为2例,中为3例,差为0例,优良率为87%;锁定钢板组:优为11例,良为2例,中为7例,差为2例,优良率为59.1%,交锁髓内钉术后优良率较锁定钢板组高。在术中出血量、出现骨痂时间、负重时间、平均愈合时间相比,交锁髓内钉组:分别为248.74±43.23ml、2.16±0.45个月、3.22±0.45个月、11.30±1.94个月。锁定钢板组:分别为322.95±43.39ml、2.94±0.45个月、4.83±0.69个月、13.42±1.66个月。两组相比,交锁髓内钉组均较锁定钢板组短,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出现骨痂时间、负重时间、平均愈合时间、术后优良率等方面,交锁髓内钉组都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交锁髓内钉组,增大了早期功能锻炼的可能性,骨折愈合得到有效促进,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遏制。虽然交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从力学及生物学角度促使骨折愈合,有其各自的特点与适应症,但是交锁髓内钉具有固定稳定,便于骨折愈合,降低感染率,减少失血量,降低内固定失败率等优势,可作为长骨简单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