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落叶果树中,梨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苹果,其中黄河流域梨树栽培面积较大。梨园土壤养分状况和树体营养状况是影响梨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了解该区域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叶片养分含量对我国梨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在黄河流域地区共有5个试验站,分别为甘肃省兰州试验站、陕西省杨凌试验站、山西省太谷试验站、河南省郑州试验站和山东省泰安试验站,对这些试验站的主要梨园采集土壤及叶片样品并进行测定,我们发现:(1)除泰安试验站有20%的梨园土壤pH小于5.5外,黄河流域地区其他梨园土壤pH均在6.62-7.82之间。90%以上的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0 g·kg-1,其中24%的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0g·kg-1,属于缺乏状态。该地区仅有9%的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20 g·kg-1,其中泰安和兰州试验站分别有20%和16%的梨园在20 g·kg-1以上,杨凌试验站有6%,太谷试验站和郑州试验站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低于20 g.kg-1。(2)黄河流域地区几乎全部梨园土壤碱解氮含量都低于1OOmg·kg-1,整体偏低。土壤速效磷含量低于15mg·kg-1和高于40mg·kg’1的梨园分别占18%和43%。速效钾含量低于100mg·kg’1和高于200mg·kg-1的梨园分别占17%和42%,其中,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40mg·kg-1的梨园中杨凌试验站和泰安试验站分别高达87%和78%,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200mg·kg-1的梨园中杨凌试验站最多,高达94%,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富集现象明显。郑州试验站和太谷试验站分别有46%和22%的梨园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mg·kg-1,可能存在供钾不足的风险,其他试验站很少或几乎没有。(3)黄河流域地区主要梨园的交换性钙、镁含量均较高,平均值分别达3073mg·kg-1和220mg·kg-1。75%的梨园土壤有效铁含量低于1Omg·kg-1,50%左右的梨园土壤有效锰含量低于1Omg·kg-1,约30%的梨园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低于1mg·kg-1,42%的梨园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5mg·kg-1。其中太谷试验站和杨凌试验站几乎所有梨园土壤有效铁含量均低于1Omg·kg-1,泰安、郑州和兰州试验站约50-70%的梨园土壤有效铁含量低于1Omg·kg-1;泰安、郑州和太谷试验站有60%-80%的梨园土壤有效锰含量低于10mg·kg-1;太谷试验站和郑州试验站土壤有效铜含量低于1mg·kg-1的梨园分别为71%和23%。杨凌、郑州和泰安试验站大多数梨园有效锌含量为1-4mg·kg-1的范围,但太谷和兰州试验站有大约40-60%的梨园土壤锌含量低于1mg·kg-1,有较高的缺锌风险。除太谷、郑州和泰安试验站分别有49%、69%和72%的梨园有效硼含量较低外,近60%的梨园有效硼含量高于0.5mg·kg-1。(4)黄河流域地区梨叶片中氮含量处于适宜值(20-24g·kg-1)的梨园有35%,兰州、太谷和杨凌试验站超出适宜范围的梨园分别占70%、59%和56%,氮过量现象明显,而低于适宜值范围的梨园中泰安和郑州试验站分别有58%和31%。该区梨叶片中磷的含量基本稳定在1.2-2.5g·kg-1,超过2.5g·kg-1的样品较少,低于1.2g·kg-1的梨园为18%。大部分梨园叶片钾含量处于适宜范围(10-20g·kg-1)内,超出适宜值的梨园较少,低于适宜范围的梨园为21%。其中,郑州和太谷试验站分别有80%和76%的梨园叶片钾含量在适宜范围内,兰州试验站高达98%。(5)大部分梨园叶片钙含量处于在适宜范围(10-25 g·kg-1)内,小于或超过适宜值的梨园较少。93%左右的梨园叶片镁含量处于适宜范围内,低于适宜值的梨园较少,没有超出适宜值的梨园。杨凌和泰安试验站全部梨园叶片镁含量均处于适宜范围内,太谷、兰州和郑州试验站处于适宜范围的梨园分别有97%、94%和77%。(6)除郑州试验站仅有22%的梨园叶片铁含量处于适宜范围,其他四站大部分梨园处于适宜范围之间。该区50%左右的梨园叶片锰含量处于适宜值范围。郑州、太谷、杨凌和泰安四站有50%-60%左右的梨园叶片锰含量低于和超出适宜值范围;兰州试验站有40%的梨园低于和超出适宜值范围。97%的梨园铜含量在适宜值范围内,仅有3%低于适宜值。仅有30%的梨园叶片锌含量处于适宜范围,低于适宜值的梨园占70%,缺锌风险较大。综上所述,黄河流域地区主要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速效磷、钾富集,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较低;梨园叶片氮有过量现象,磷、钙、镁、铜含量较适宜,微量元素铁、锰、锌缺乏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