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偏心量的数学模型,研究如何应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实现儿童黄斑中心凹与注视点的偏心量的定性定量测定,初步获得儿童黄斑区偏心量测量的方法学,探索黄斑中心凹相关检测对儿童斜弱视诊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⑴采用实验室自行搭建的HR-OCT,以水平3D-raster方块模式拍摄视网膜断层图像,通过MATLAB软件转换成灰度图,通过人工筛选及软件自带的像素灰度测量来确定黄斑中心凹最强反光点和注视点的位置信息。⑵构建统一的偏心量坐标系,建立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苏州六六YZ6H直接眼底镜和MP-1微视野计三种仪器的偏心量数学模型。为了分析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测量偏心量上的重复性及精度,本研究共纳入2例稳定型偏心注视性弱视患儿(4只眼),分别采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苏州六六YZ6H直接眼底镜及MP-1微视野计来测量患儿的偏心量。每种方法各采集2次。⑶同时纳入5例5-15周岁的正常儿童(10只眼),应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测量正常儿童的偏心量,来建立正常儿童偏心量的生理参考范围。 结果:①成功建立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测量偏心量的数学模型,其中右眼水平偏心:△=( N/2-n)×3 um,垂直偏心:△=(1024-m×4um;左眼水平偏心:△=(n-N/2)×3um,垂直偏心:△=(1024-m×4um。②分别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苏州六六YZ6H直接眼底镜及MP-1微视野计测得第一例患儿患眼的偏心量为(-180um,-699um),(-833.5um,0um)及(-300um,-1200um);第二例患儿的偏心量为(96.00um,252.00um),(0.00um,327.14um),其中第二例患儿不能配合微视野计检查,该数据缺失。在技术方法的重复性分析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苏州六六YZ6H直接眼底镜及MP-1微视野计的标准差为4.96,51.10,及0,变异系数为52%,70%及0;通过精度换算可知,直接检眼镜和MP-1微视野计的精度为130μm和150μm,而OCT的精度可达4μm。③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测量正常儿童的偏心量,发现其水平偏心量为11.55±24.72μm,垂直偏心量为10.60±24.74μm。 结论:提出的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的黄斑中心凹定位测量偏心量,视标亮度小,工作距离固定,测量时间较短及高分辨率,相较于眼底镜及MP-1微视野计,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强、速度快、误差小等特点,是一种客观、定量且精准测量偏心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