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BDNF在HIV1 gp120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HIV分为HIV-1和HIV-2两种类型,AIDS主要由HIV-1引起。HIV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HIV-associated neuropathic pain,HNP)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目前,HNP的病理机制尚未阐明,且无有效的镇痛药物。前期课题组研究表明,在鞘内注射(Intrathecal injection,i.t.)HIV1gp120建立的HNP小鼠模型中,脊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升高,且在2 h时达到峰值,与小鼠机械异常性疼痛发展趋势一致。在此基础上,本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脊髓BDNF在HIV1gp120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通过鞘内注射HIV1gp120建立HNP小鼠模型,发现i.t.gp120后,小鼠的机械疼痛阈值在Von Frey试验中逐渐降低,并且,在gp120注射后1 h出现机械异常性疼痛,2 h达到低谷,持续6 h以上。因此,成功建立了HNP动物模型。为了确定脊髓BDNF与HNP的关系,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和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方法检测造模2 h后,脊髓BDNF的表达变化。WB结果表明,在2 h时,鞘内注射HIV1gp120导致m BDNF和pro BDNF在小鼠脊髓内上调,分别为对照组的2.5倍和1.8倍。IF结果表明,鞘内注射HIV1gp120 2 h后,小鼠脊髓背角BDNF荧光强度显著升高,约为对照组的1.8倍。为了进一步确认BDNF对小鼠疼痛行为的影响,将BDNF重组蛋白鞘内注射到野生型小鼠体内,结果表明BDNF导致野生型小鼠机械异常性疼痛持续超过6 h。上述结果表明脊髓BDNF表达上调对于HNP小鼠伤害感受行为至关重要,尤其是在HNP发生阶段,可能是发生HNP的原因之一。为了研究HNP小鼠脊髓BDNF的主要来源。首先,通过WB和IF检测HNP小鼠脊髓中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WB结果表明,在HNP小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表达上调,约为对照组的3.4倍。同时,IF结果表明,在HNP小鼠脊髓中,Iba1标记的小胶质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量增多,而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未见变化。这些结果证明了小胶质细胞在HNP小鼠的脊髓内应激活化。其次,通过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脊髓BDNF与细胞的定位情况,结果发现,双荧光染色显示BDNF与小胶质细胞共定位,少量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定位,但未与神经元共定位。这些结果提示BDNF的上调可能主要由小胶质细胞合成分泌。最后,通过使用米诺环素来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检测HNP小鼠脊髓中BDNF表达情况以及对HNP小鼠机械痛的影响。结果表明,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导致HNP小鼠脊髓内Iba1和BDNF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同时发现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可以逆转HIV1gp120引起的机械性异常性疼痛。这些结果说明在HNP小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激活,分泌BDNF,从而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了进一步研究BDNF在引起HNP过程中的作用靶点,检测了BDNF的三种受体TrkB、p75NTR和sortilin的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TrkB蛋白和p75NTR蛋白显著升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4倍和1.5倍,sortilin蛋白在脊髓中并未上调。分别使用TrkB受体抑制剂TrkB-Fc或p75NTR受体抑制剂TAT-Pep5,检测对HNP小鼠机械痛的影响,结果表明:TrkB-Fc或TAT-Pep5减轻了HIV1gp120诱导的小鼠机械异常性疼痛。这些结果表明,在HNP小鼠模型中阻断TrkB受体或p75NTR受体可以减轻小鼠机械异常性疼痛。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表明脊髓小胶质细胞来源的BDNF在HNP小鼠中的致痛敏作用,并且通过BDNF/TrkB或BDNF/p75NTR信号通路引起疼痛,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阐明HNP的发生机制,并为进一步研究治疗HNP药物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南印度洋庞大的厄加勒斯洋流系统,实现了热带印度洋与南大西洋的水体交换。厄加勒斯回流强弱的波动与印尼穿越流有关。由于浮游有孔虫对环境因子变化十分灵敏,有孔虫组合特征
Argo计划推出的目的是快速获得大范围海域内的海洋实时观测数据,不断完善海洋数据资料,为海洋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但Argo浮标的投放比较稀疏,并且在不同海域内分布不均匀,现有的观测数据不能保证实际工程和研究的需要。因此研究海水中的声速,预测不同位置处的声速剖面,探索建立海域内的三维声速场的方法,对海洋领域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现阶段实现区域内任意处声速剖面的预测研究还是处于初期。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
基因组岛作为水平基因转移过程中重要的载体,能够通过转化、转导等多种方式进入到新宿主基因组中。基因组岛与宿主基因组有异质性,常携带多种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功能性基因。随着基因组岛的迁移,促进不同物种间的协同进化,这对微生物功能与进化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现有基因组岛识别算法通过衡量序列组分之间的差异,或通过比较基因组方法识别候选基因组岛,忽略了移动元件的作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基因组岛预测方法的基础
本研究将以“海丝”话语作为切入点,在形象修辞学的框架内,运用评价理论这一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进行微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比在省内、国内和国外三个层面上与福建区域形象
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微/纳机电系统在工业、医学以及物理研究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微/纳机电系统普遍存在非常规流动现象,这将大大限制此种系统的发展。本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机动车被盗的事件屡屡发生,而对机动车的定位、嫌疑人的确定又成为此类案件侦破的难点。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机动车防盗的远程监控定位
社团结构作为复杂网络的一个重要属性成为复杂网络的重点研究方向,社团结构的挖掘对于深入理解网络的结构及特征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准确快速地挖掘出复杂网络中的社团结构是目
100多年前,将儿童补充教育(校外教育)作为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系统的一部分,是苏联教育界最有趣、最成功的社会主义实践之一。近年来,在俄罗斯国家教育政策中,补充教育的发展再次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俄罗斯的儿童补充教育制度具有独特性。苏联教育体系中的校外儿童教育是国家所有的程序自由的独立的校外教育组织系统。俄罗斯的儿童补充教育制度保留了苏维埃制度的某些要素,但与此同时,部
相较于传统的交流电网,直流电网具有没有无功潮流、并联过程简单等优点。目前,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入直流微电网已经在国内外有很多成功范例并成为研究热点。双馈感应发电系统由于其转子换流器容量小和成本低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中。本文研究的是定子通过不控整流装置,转子通过全控型换流器连接到直流微网的直流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DFIG-DC)系统拓扑结构,此拓扑的定子侧采用二极管整流
6月4日(1934年)红三军进入酉阳南腰界1934年6月4日,红三军进入酉阳南腰界。19日,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德江枫香溪召开会议,决定建立包括酉阳、秀山在内的黔东特区,抽调一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