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键堰倒悬比参数优化及下游冲刷形态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yun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琴键堰是一种新型迷宫式溢流堰,具有超强的泄流能力,其上下游顺水流方向倒悬的设计克服了传统迷宫堰基座占地面积较大的缺陷,从而可以更广泛的安置在大坝或溢洪道上,有效地解决各类水库泄洪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琴键堰流态复杂、体型参数众多且泄流能力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体型参数的大小,因此对其水力特性及体型参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琴键堰模型试验,采用FLOW-3D软件,选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法自由表面捕捉技术,模拟研究了上下游倒悬比对琴键堰泄流特性的影响及琴键堰下游的冲刷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倒悬比为2.5的非对称琴键堰的泄流特性。首先结合网格无关性及收敛性分析,通过对比流量、堰上水头、水面线、流态等信息验证了该数值模拟方法对琴键堰泄流模拟的可行性,然后详细分析了上下游倒悬不对称布置下琴键堰的流态特征、流速分布及压强分布特点。(2)模拟计算了倒悬比为1.0、1.5、2.0、2.5、3.0、∞时六种琴键堰的流动,分析了泄流能力随倒悬比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倒悬比是影响琴键堰泄流能力的重要体型参数,在同一堰上水头下,倒悬比越大,琴键堰的泄流量也相对越大。在相对堰上水头为0.7时,倒悬比为∞的琴键堰最大比倒悬比为1时多出约25%的泄流量。通过对六种琴键堰之间的各溢流前缘泄流能力分析,表明主要是侧面溢流前缘泄流能力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倒悬琴键堰泄流能力的大小,而上游悬伸越长使得侧面溢流前缘靠近上游部分的水头更多的接近于堰上水头,从而增大了侧面泄流量。(3)采用泥沙数学模型对琴键堰下游的冲刷形态进行了探讨。根据Jüstrich冲刷试验结果,对湍流模型、泥沙数学模型及网格进行了率定并对比验证了流量、水位、冲坑形态,最终确定了合理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案。进而模拟比较了不同流量和沙粒粒径对冲坑形态、回流区域、速度场、紊动能、床面剪切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冲深深度会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不变,随着沙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而最大堆丘高度会随着流量的增大不断减小直至接近河床原始高度,随着沙粒粒径增大的变化并不明显。
其他文献
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通过饮食干预生产富含n-3PUFA功能性动物产品是提高人n-3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的一种有效方式。许多研究发现饲粮添加亚
建筑材料多为多孔介质材料,由固体基质和孔隙组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湿组分只以水蒸气和液态水的形式传递,湿传递与热传递过程相互影响。墙体材料的热湿耦合传递不仅对室内
近年来,生物炭凭借其特殊的结构性质,在农业上广泛被用作土壤改良剂以及肥料缓释载体,为促进其在农业种植上的应用,解决抚仙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本研究以高原红壤为研究
近年来,由于二维类石墨烯Ti3C2Tx材料兼具导电性较高、体积容量较大、层间距较大和锂离子扩散势垒较低等优点,使其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受到了广泛研究。但由于湿法
最初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发现的创意农业,是指将科技和艺术融入农业生产中,逐渐将第一产业推向二三产业,把传统的农业融入到生产、生活、生态的现代农业。21世纪创意农业在我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以其便捷、灵活、安全等优势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WPT技术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软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急重症医学科的常见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弥漫性肺损伤为基础,肺动脉高压、
三维光电催化氧化是光电协同作用下降解污染物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它在二维电极基础上,以粒子电极作为反应的第三极,经阳极或粒子表面负载具光电催化性能的物质,在外加光源
在雨水入渗、红土化形成过程和荷载作用下,红土发生崩解软化,含水量增加,颗粒团聚体和粒径减小,进而导致土体强度降低、不均匀沉降和山体失稳等工程问题。目前,我国对湖南,广
电场耦合电能传输(ECPT,Electric-field Coupled Power Transfer)技术以高频交变电场作为能量传输媒介,摆脱电缆线对用电设备的束缚,实现电能从电网或电源到负载端的无线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