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强烈呼吁各类组织转变思维,抓住世界经济复苏的良好机会进行调整和转型。因为随着市场变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强,各类组织寄希望于凭借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了,必须通过改善组织的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未雨绸缪,才能从容应对组织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风险。在此背景之下,2010年由财政部牵头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独立成体系的内部控制规范正式形成,也从此掀开中国内部控制建设的新进程。中小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微观主体,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约为5651万户,超过工商登记注册企业总户数的99%。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体中最具活力的要素,其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激活了市场竞争,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并已经成为了推动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但是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障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异常巨大的资金压力和落后的管理模式。特别是资金融通,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中小企业板(文中简称中小板)的设立开启了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平台,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输送了发展的新鲜“血液”,推动了上市的中小企业企业再造和产业升级,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文中简称中小板公司)的经营管理质量关系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也关系着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渠道的持续通畅性。而内部控制不仅是驱动中小板公司提升自身管理质量的“引擎”,还可以为广大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模板”。那么这一“引擎”运行的效果如何,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其良好运行和不断改善,又是什么样的因素妨碍了其质量提升?本文将研究的视角锁定在影响内部控制的内外部环境上,毕竟内部控制实务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对成熟,“拿来主义”非常之便捷,但是为什么同样的内部控制规则在有的公司能够落到实处,在某些公司却只能变成华丽的摆设呢?究其原因是由于其控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以中小板公司这一资本市场上特殊的群体为研究样本,试图分析影响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水平高低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内外环境对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综合影响,从而为广大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围绕本文的中心意图,全文首先对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回放,从历史的角度可以发现内部控制的变迁和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息息相关,控制环境是公司内部控制的宏观基础,对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特别对当前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的制度背景进行了解析,认为对中小板公司而言,内部控制处于严格监管之下是其最大的制度背景。并从内部控制发展变迁之中找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委托代理理论和权变理论。然后本文在对最近期间内部控制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研究成果少有站在控制环境的角度,即便有对控制环境进行的研究,也是从内部治理角度,而且针对诸如中小板公司这样的特殊群体控制环境进行的研究就少之又少了。这说明本文研究的视角是恰当的、有研究价值的。那么究竟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如何,影响这种现状的内外环境因素有哪些呢?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本文用大量的数据对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的结论是中小板公司目前的内部控制水平从整体来看是比较好的,无论是从制度建设、制度执行还是制度执行的结果来看。但是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也呈现非常明显的特点,需要引起关注。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和特点与这一群体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必要先对控制环境边界进行界定。内部控制终极目的是实现公司的目标,那么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部外部因素之和就构成了控制环境。本文分别对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针对中小板公司来看,影响其内部控制水平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市场机制、区域经济社会进程四个方面;影响其内部控制水平的内部环境因素主要有公司经营稳定性、治理结构和特征、员工状况、高管激励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对内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提出了研究假设和变量选择与定义,利用中小板公司2009年和2010年的数据,验证了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对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证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有相互抵消其各自的负面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应继续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外部压力和环境建设,并优化外部监督的方式。同时通过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将外部压力内化为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的动力,这样才能使中小板公司的内部控制达到持续改善,提升中小板公司的管理质量,利于中小板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对中小企业板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总结归纳了其特点目前的研究文献中少有对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对中小板的研究比较集中在中小板IPO抑价、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中小板公司治理的特征、中小板公司的信息披露、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比较、中小板公司的成长性等方面。本文用大量的数据从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及其执行结果系统地分析了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2.总结归纳了影响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它们对内部控制影响的机理,并用中小板公司的数据验证了外部环境因素对其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程度由于从一开始中小板就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环境中,外部环境因素成为约束其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影响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市场机制和区域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四个方面。因此利用中小板公司的数据,选择了相应的替代变量定义了影响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各外部环境因素,检验证明了区域市场化进程、区域综合发展情况、证券监管、会计师事务所社会监督和市场机制等外部环境因素对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的确产生了显著影响。这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还没有研究者从这个角度针对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过研究。3.总结归纳了影响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内部环境因素,以及他们是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的,并用中小板公司的数据验证了内部环境因素对其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程度虽然外部环境对于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建设注入了良好的发展动力,但是持续影响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的仍然是内部环境因素。本文将影响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归纳为公司经营稳定性、治理结构和特征、员工状况和高管激励制度四个方面。同样从这四个方面对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设计了研究假设,选择了相关指标替代内部各环境因素变量,利用中小板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在研究设计中,特别植入了教育背景因素,发现董事长和员工教育背景对中小板内部控制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影响内部控制的公司治理因素。4.验证说明了内外部环境对中小板内部控制水平的综合和交互影响内外环境构成了影响内部控制水平的一个整体。当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时,可以发现内外部环境可以彼此消除对方的负面影响的显著性,说明当内外环境共同起作用时,对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有更强的影响;也可以发现内部环境是对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起基础性作用的因素,但是外部环境给内部环境带来巨大外部压力时,其作用更加明显。对于中小板公司来说,由于其正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其自身内部控制建设的动力相对是不足的,实验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应首先从外部对其内部控制建设进行严格监管。充分发挥证券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的直接监管作用,把外部压力进一步做足。同时对中小板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引导,缩短将内部控制外在压力转化为内部自觉动力的时间,以期加快提升中小板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不仅有利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也有利恢复资本市场的信心,还可以为未上市的中小企业树立内部控制建设的典范,引导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