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逐渐引起了运动训练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该训练方法的实质就是通过对人体腰腹部及其周围深层肌肉力量的训练,加强机体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使运动员的平衡稳定性得到提高,增强力量的传递和利用能力,为运动员创造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奠定基础。本人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大量阅读及相关专家的观点,在参考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相关运动项目的基础上确立了本研究的方向及实验方案。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方向的32名学生进行跳远教学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得出了本研究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并对相关指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针对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几个方面的影响进行数据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其在跳远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及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核心力量训练相对于一般性力量训练来说,对于运动员下肢能量输出的作用更为重大,其原理并不是作用于下肢,而是通过加强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增强了身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力量的传递以及利用效率。然而,不是反映下肢能量输出的项目都相对于一般性力量训练得到了明显提高。2.对于跳远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虽然作用机制不同,但一般性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都会使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核心力量训练相对于传统的一般性力量训练的效果更加明显。3.无论是屈伸稳定性还是旋转稳定性,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其成绩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这两种稳定性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核心力量。传统的力量训练也能引起运动员稳定性的提高,但提升幅度不是很明显。4.在16周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都发生了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运动损伤,且发生部位大都在跳远运动员起跳发力的下肢及腰腹部位,但是经过核心力量训练的运动员的损伤次数和程度要明显低于一般性力量训练的运动员。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提出参考意见:无论进行何种练习,都要做好准备好动和放松活动,尤其是跳远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用到最多的下肢,准备活动更要做充分,从最基本上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通过理论书籍使运动员明白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机制,避免其过分依赖核心力量训练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影响,在训练过程中将核心力量训练和一般性力量训练相结合,力求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训练之前应对运动员的基本状况做出更加详细的诊断,从而针对不同力量层次的人进行分组训练;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多设计一些简单易行且与专项技术动作相似的动作进行练习,力求获得更加理想的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