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重复诉讼的识别及其规制是诉讼经济原则的内在要求,旨在强调诉讼经济、程序安定以及司法权威的禁止重复诉讼规则亦是民事诉讼规则中一项重要的原则性规定。结合理论学说与现实国情,借鉴域外经验,从2015年最高法院出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解释》)第247条之现行规定出发,明确识别重复诉讼之当事人、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此三重要件的司法实践认定标准,并肯定识别标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复诉讼的识别及其规制是诉讼经济原则的内在要求,旨在强调诉讼经济、程序安定以及司法权威的禁止重复诉讼规则亦是民事诉讼规则中一项重要的原则性规定。结合理论学说与现实国情,借鉴域外经验,从2015年最高法院出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解释》)第247条之现行规定出发,明确识别重复诉讼之当事人、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此三重要件的司法实践认定标准,并肯定识别标准“三同说”之合理性。同时由于重复诉讼存在损害司法权威与加重当事人累诉负担等弊端,故应对重复诉讼进行规制,通过法官释明权之引导、强制反诉制度探索、诉讼请求之遗漏、另行起诉、部分诉请等诉讼情形之具体分析,以规制重复诉讼对当事人程序利益及诉讼经济原则之减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首先介绍重复诉讼于我国之立法背景与司法现状,指出重复诉讼识别及其规制之引导当事人诉讼行为,防止法院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有效实现诉讼经济的重要意义,提出在结合本国国情与域外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重复诉讼识别标准与重复诉讼规制在司法层面的路径选择之现实要求。正文第一部分,探讨对于重复诉讼的法律界定以及法理评析,通过区分“诉讼系属”与“既判力”的法律表述以及“重复诉讼”与“一事不再理”的学理概念,将重复诉讼在法律适用方面予以界定与明确,明确重复诉讼的规制对于维护司法权威、保证判决的公信力、实现诉讼经济与节约诉讼成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并深入揭示重复诉讼于当事人及法院之现实弊端,以引出重复诉讼的识别及规制之必要性与重要意义。正文第二部分,首先进行重复诉讼识别标准之合理性分析,认为现行司法解释将当事人相同、诉讼标的相同、诉讼请求相同作为重复诉讼的识别标准是具有科学性与应用性的,值得肯定。结合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之立法空白与《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47条之具体规定对重复诉讼识别标准加以检视。提出理论界识别标准“二元说”与“三元说”之争议,并分别对“当事人相同”、“诉讼标的相同”、“诉讼请求相同或实质相反”此三项识别标准加以分别论述与结合探讨。第一指出“当事人相同”之判断应遵循实质性审查原则——以是否具有直接利害关系为评判标尺,并认为“诉讼系属中更行起诉”与“既判力发生后重复诉讼”的当事人范围相同;第二针对“诉讼标的相同”的识别应当以具体的权利数量作为依据,并提出应以旧实体法理论作为判断前诉与后诉诉讼标的是否相同的标准,即诉讼标的理解为当事人所主张的实体权利或法律关系,同时在某些特殊情形以基本事实作为辅助标准;第三关于“诉讼请求相同或实质相反”的识别,提出“后诉诉讼请求适格”、“判断标准宜宽松并坚持实质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结论,同时也给出了确认之诉和给付之诉情况下重复诉讼的识别方法之具体建议。正文第三部分,重心在于分析重复诉讼规制之司法现状,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重复诉讼目前在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规制困境,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分别指出重复诉讼规制在理念共识、价值取向、评判体系、案例指导以及主观当事人和被动裁判者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现行重复诉讼规制措施以及域外规制经验,落脚于我国在立法层面对于重复诉讼规制的完善,包括被告反诉与原告部分诉请、遗漏诉请等具体情形之下,其行为是否构成重复诉讼以及如何规制重复诉讼等。在结语部分,再次强调重复诉讼的识别及规制之重要性以及肯定我国现行法律与司法解释的进步性,但是也指出我国对于重复诉讼的有效识别以及有力规制仍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法官考核是针对法官这一职业的一项考核,而法官又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所以法官考核肯定区别于其他考核。并且我国司法还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各项规定和举措尚不够完善,法官队伍的素质有高有低,但是正因为如此,设置科学、合理的法官考核尤为必要。法的实施是生命之所在,而法官是制度的承载者,我们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法官队伍来实施法律,才能不断推动国家法治化建设。法官考核制度,首先需要对法官的定义和范围进行明确,剖析法官
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易开裂,且开裂后裂缝难以控制,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及使用性。高延性混凝土(High Ductile Concrete,简称HDC)是一种具有高韧性、高抗裂性以及高耐损伤能力的新型结构材料,它改变了传统水泥基材料的单一开裂模式,将宏观有害裂缝转化为多重细微无害裂缝,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及耐久性。本文对HDC单轴拉伸性能及钢筋HDC梁裂缝开展过程进行试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岩石工程大量涌现,伴随出现越来越多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包括酸性环境下岩石的损伤。酸性溶液和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导致岩石细观特征发生变化,宏观则表现为力学性质劣化,给岩石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隐患。本文对酸性环境中砂岩的宏细观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受酸腐蚀砂岩的CT扫描试验和SEM试验,得到不同浸泡阶段砂岩的CT扫描图像和扫描电镜图像,对图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不同尺度
自复位结构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结构残余变形的新型结构形式,震后不需或经少量维修即可恢复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构造简单,自复位性能优异,且具备良好耗能能力的带楔形装置的自复位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通过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带楔形装置的自复位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受力机理、破坏形态、抗震性能及自复位性能进行研究,并提出其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传统的梁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工业化,盒式模块化建筑因其装配率高、绿色环保、可拆卸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针对模块化建筑的整体性能,对模块化建筑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甚少。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多种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节点,但是这些节点形式难以用于成品功能模块之间的连接。本文参考已有的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连接节点,考虑已有节点研究成果,提出一种适用于成品盒式模块
目的:抑郁症患者常常伴随有各种躯体症状,以心血管疾病和消化道症状最常见。这种躯体不适甚至可能是抑郁症患者初次就诊的主要原因,而躯体症状的出现往往与抑郁症更糟的预后有关。有研究者认为这种躯体不适归因于自主神经功能的不平衡,即交感神经调节的增加和副交感神经调节的减少。目前关于抑郁症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国内外关于抑郁症患者的胃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也尚不深入。另外,临床上医生只能通过临床访谈
矿产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其开发和利用关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矿产资源消耗和消费速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度比工业化前期更强。经济快速增长仍需靠大量消耗矿产资源作为支撑,这一趋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导致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被开发和利用,并
压力容器的服役环境常为各种腐蚀介质,一旦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钛及钛合金耐蚀性优异,常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或内衬。压力容器整体构件的制造中,焊后的焊接接头由于不同区域组织结构的差异以及残余热应力的存在,成为设备性能最差的部分。本文对纯钛焊接接头采用超声喷丸处理(USSP)实现表面强化,改善其组织和性能。采用OM、TEM、XRD对材料表层组织及应力状态进行表征,同时对材料表面硬度
安代舞是起源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的一种蒙古族原生态舞蹈,享有蒙古族舞蹈艺术之“活化石”的美誉。安代舞与蒙古族其他形式的舞蹈有着质上的区别。它产生于蒙古民族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因此完美的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勤劳朴实、热情豪迈的性格。安代舞是早期的蒙古族萨满教仪式的一部分,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成现在的舞台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安代舞本身的宗教性质已完全消失殆尽。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象征着蒙
世界各地地震频发,加之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震发生时很多混凝土结构尚处于施工期。施工期混凝土结构具有混凝土性能时变、荷载效应复杂、模板支撑体系作用、结构传力机制不成熟等特有的特征,施工期混凝土结构在遭受地震时的破坏程度、破坏特征会明显不同于正常使用阶段遭受地震的建、构筑物。研究施工期混凝土结构震损特征是客观评价施工期震损混凝土结构后续使用可靠性的前提,而数值模拟分析是目前研究施工期混凝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