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固定翼无人机机动飞行控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定翼无人机的机动飞行使其具备更高的灵活性,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快速跟踪移动目标,有助于躲避攻击,可以极大地提高无人机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在特技飞行表演、退役战斗机的智能无人化改造和有人-无人编队飞行等任务中具有广泛的需求与应用。其中,飞行控制是实现无人机可靠机动飞行的基础,也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但是,传统的控制框架主要是为了实现平稳飞行,对于机动飞行中面临的非线性、强耦合控制、欧拉角奇异、复杂机动动作生成等问题存在很大不足。本文针对无人机战术机动需求,设计了固定翼无人机机动飞行姿态控制器和机动指令生成器,开发了无人机机动飞行仿真系统,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四元数的自适应动态逆姿态控制器。首先,建立了固定翼无人机的非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风轴系和体坐标系下的动态逆控制,并进行了稳定性证明;然后,针对大机动动作下欧拉角的奇异问题提出了四元数动态逆的控制方案;针对飞行器建模误差、机动动作下扰动等因素进行了神经网络补偿;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控制器可以在机动动作下实现姿态的准确跟踪。(2)将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应用于无人机的机动动作实现,实现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具有抗干扰和记忆功能的机动指令生成器。针对机动动作难以准确描述和建模的问题,分别在实际飞行和仿真环境中进行了机动动作关键信息(姿态角、速度、GPS等)的数据采集,利用LSTM网络实现了机动动作姿态序列指令生成器。经过测试,该网络具备较好的记忆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能够满足机动指令的性能要求。(3)搭建了机动飞行仿真系统,实现了无人机机动飞行的仿真验证。在搭建飞行仿真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上述方法完成了多种机动动作的的仿真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架构可以实现固定翼无人机的机动飞行。本文系统性地研究了无人机机动飞行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姿态控制器和指令生成方法,所有方法都经过了仿真验证,控制效果良好。该研究对固定翼无人机机动飞行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一、概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电科院")始建于1984年,员工15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拥有国家级系统电磁效能测评中心,是国内唯一大型综合电子信
会议
图像复杂度的评价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目标识别、信息安全、图像压缩、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研究图像复杂度的评价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人类视觉的认知过程,同时能够促进其他相
目前气田开发水平井实时跟踪导向以地质结合测录井分析为主,在地层出现微幅构造发育、非均质性较强以及部分区域井网不完善无控制井等情况出现时,实时导向难度大。在资源品质
职业资格鉴定对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就业和重视技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做好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对于培养我国目前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波浪是海气相互作用中主要动力因素之一,统计表明海洋上自然破坏力的百分之九十源自波浪,因此研究近岸波浪的分布及传播过程对航海事业及海洋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波浪模式发展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基于低相干干涉原理,通过探测样品内部结构的后向散射光对其进行层析成像,具有非侵入式、高分辨率、成像速度快和易于与
近年来,二维半导体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电学等优异性能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基于二维半导体的应用研究也获得了蓬勃发展,它是最有可能代替硅基材料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在存
Elongator是六亚基复合物,具有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活性和功能完整性。其催化亚基Elp3具有HAT和SAM两保守结构域。在酿酒酵母中,氧化胁迫应答主要通过转录因子Yap1调控和放大,正
电子技术及其相关制造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系统的规模越发庞大,结构也愈加复杂。模拟电路在电子系统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伴随着电子系统的广泛应用,针对模拟电路的故障诊
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下具有时间阻尼的三维欧拉方程:其中;x∈R3,a(t)>0,常数ρ>0,ρ0,u0 ∈C0∞(R3),(ρ0,u0)≠0,ρ(0,x)>0并且ε>0充分小.本文意在给出问题(0.0.1)解的爆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