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代有机物在化工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污染现象也相应比较严重。目前,氯代有机物大多是通过直接处理,仅考虑降低污染的因素,较少考虑氯代有机物的资源再利用。本文以典型的氯代有机物1,2-二氯乙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催化加氢技术对其进行降解,同时使其生成具有较高经济利用价值的产物,以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1,2-二氯乙烷的催化加氢还原产物主要为乙烷和乙烯,而乙烯的经济利用价值远大于乙烷,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及其改性方法,最大程度上提高催化还原产物乙烯的选择性。本论文以共浸渍法和沉淀沉积-还原法两种方法合成了Pd-Cu/γ-A12O3催化剂,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吸脱附(BET)、CO吸附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同时,通过1,2-二氯乙烷的催化加氢还原反应,探讨了影响Pd-Cu/y-Al2O3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催化剂的合成方法、负载金属钯铜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共浸渍法合成的Pd-Cu/Al2O3催化剂中,Pd和Cu在γ-Al2O3上能形成Pd-Cu合金,这种Pd-Cu合金有利于1,2-二氯乙烷在催化加氢脱氯过程中向乙烯转化。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温度为250℃、Pd负载量为0.78%且Cu负载量为1.9%时的Pd-Cu/Al2O3催化剂对1,2-二氯乙烷的催化加氢脱氯效果最佳,最终产物乙烯的选择性可达到80%以上。沉淀沉积-还原法合成的Pd-Cu/Al2O3催化剂,Pd和Cu在γ-Al2O3上能形成Pd-Cu合金,XRD结果表明,相对浸渍法而言,沉淀沉积-还原法制备的催化剂所含的Pd-Cu合金所形成的峰强更大,说明沉淀沉积-还原法合成的催化剂Pd-Cu合金含量更多。此外,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温度为250℃、Pd负载量为0.91%且Cu负载量为1.96%时的Pd-Cu/Al2O3催化剂对1,2-二氯乙烷的催化加氢脱氯效果最佳,最终产物乙烯的选择性可达到86.7%以上。最后,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合成的催化剂表征结果及催化还原1,2-二氯乙烷的效果对比分析,探讨了Pd-Cu/Al2O3催化剂催化还原1,2-二氯乙烷的机理,为合成更为有效的催化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