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针刺方法治疗紧张性头痛,分别设立针刺治疗组与口服西药盐酸阿米替林片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两组间疗效的差异,客观评价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旨在探索一种应用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治法得当、取穴精简、疗效可靠的新方案,为临床治疗紧张性头痛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TTH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平腕立指手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盐酸阿米替林片治疗。治疗4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焦虑、抑郁量表总积分及痛阈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疗效评定。结果 ⑴基本信息: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各项症状积分,症状总积分,焦虑、抑郁量表总积分及基础痛阈等各项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⑵各项症状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在改善头痛的程度、持续时间、头痛发作的次数、头项肌肉压痛及失眠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症状总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疾病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效率为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显效率为3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⑸焦虑量表总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量表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⑹抑郁量表总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量表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⑺痛阈: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痛阈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对照组第1次治疗40min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段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60例TTH患者经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TTH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痛阈。但两组治疗方法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头痛的程度、持续时间、头痛发作的次数、头项肌肉压痛、失眠、抑郁及提高患者痛阈方面优于对照组,提示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