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TS-12基因外显子区rs25754G/A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huawu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ADAMTS-12(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12,一种具有血小板反应蛋白的去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12)基因23号外显子区rs25754G/A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存在的关系。  方法:筛选出179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证实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受试对象,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将溃疡斑块、含有巨大脂质核心斑块、均质(低回声)规则或不规则斑块、不均质不规则斑块归入颈动脉易损斑块组(78例);而具有均质(等回声或强回声)规则斑块、均质(等回声或强回声)不规则斑块纳入颈动脉稳定斑块组(101例)。通过荧光标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对ADAMTS-12基因外显子区中的rs25754G/A的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  结果:颈动脉易损斑块组GA+ AA基因型频率为98.72%,颈动脉稳定斑块组为90.10%,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校正χ2=4.2727,P=0.0387)。A等位基因频率在颈动脉易损斑块组为87.82%,颈动脉稳定斑块组为62.38%,两组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也提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29.2321,P<0.0001)。  结论:ADAMTS-12基因23号外显子区rs25754G/A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等位基因A可能是颈动脉易损斑块的遗传易感标志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患者JAK2V617F、JAK2基因12外显子、MPL W515L/K、CALR基因的突变情况,研究MPN患者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特点(如白细胞、
目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是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500g者。一般是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小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又称胎儿宫内生
目的:通过对温州地区早期血清指标PAPP-Freeβ-HCG+ADAM12模式的研究,建立PAPP-A、Freeβ-HCG和ADAM12生化指标的中位倍数(multiple of themedian MoM)值的运算模式;研究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