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带有象征与表演意味的行动符号,仪式伴随并构成着人类文化的运演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人类文化与实践创造的结晶;作为传播、创生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机构,学校也时常借助仪式进行特定的教育活动。道德教育价值是学校仪式之最显著的教育价值。深入分析并认识学校仪式之内在的道德教育因素与道德教育价值,对于培育学生良善的道德素质,促进其健康的道德成长,拓展学校道德教育的方式或路径,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人类学关于仪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功能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及文献法,对学校仪式的涵义、特征、类型作了分析、阐释与厘定,对学校仪式的体系构成、结构叙事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证;以此为理论前提,从仪式教育活动目的偏狭、活动方式形式化趋向严重、活动方式单调、活动资源开发不足诸方面考察了当前学校仪式的现状与问题;此后,从涂尔干的“仪式机制理论”、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功能主义”仪式理论、维克多·特纳的“结构与反结构仪式理论”诸方面阐述了学校仪式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从仪式价值传递的特点、道德教育与仪式价值传递的机制、学校仪式道德教育价值内容诸方面分析了学校仪式之基本的道德教育价值;最后,对学校仪式之道德教育价值的实践应用作了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践反思的对策性构建。本研究认为,仪式是内在地蕴含道德教育价值的教育方式,仪式象征意义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道德教育价值,仪式活动对唤起学生的道德神圣感、激发其道德体验、提高其公民意识乃至优化学校的道德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学校教育欲求发挥仪式的道德教育价值,就应回归仪式的神圣性,回归生活本身,在“灵验”遗产的发掘、传统文化的承续及仪式创造性的展演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并有效运用仪式教育的道德价值,使其成为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