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书法篆刻融合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xu20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书、画、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它们各自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文人们发现并利用它们之间本有的内在联系,加以改进和创新,逐渐将诗、书、画、印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诗、书、画、印也成为了文人文化素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先秦诸子所谓“河图洛书”为依据,唐代的张彦远提出了“书画同源”说,而后“文人画”逐渐立于历史舞台,诗、书、画三者关系相融相渗;宋代为印学发端,进而出现“文人篆刻”,并发展迅速,诗、书、画、印从此密不可分;由明至清,金石学发展迅猛成风,同时伴随着文人书画、篆刻蓬勃兴盛,文人们开始注重在金石中汲取艺术养分,学古蔚然成风,于书画创作中“以笔代刀”的探索不在少数,也有不少致力于篆刻中“印外求印”,诸多艺术探索的实质皆离不开“融合”二字。吴昌硕是诗、书、画、印“四全”的艺术大师,在“四全”的基础上,他的这几种艺术形式均有鲜明独特的个人风貌和艺术魅力,曾风漫中国,以至海外,即使至今学吴之人仍然不在少数。他之所以能在诗、书、画、印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与他所说的“贵能深造求其通”是万万分不开的,他借鉴并发展了前人“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以书入画”的创作理念,将诗、书、画、印融汇贯通,而能“自出胸臆”。最为突出的便是其书法与篆刻的相融相生,他“以刀代笔”赋予篆刻浓浓的笔情墨韵,虽方寸小石,尽显其奔腾雄健之笔势;他又“以笔代刀”下笔如铸铁刊石,金石之气偏铺纸上,从而达到“刀笔相融,书印相生”的浑融之境。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机构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网页设计案例,案例中网页界面上大量的信息被有序排列分级,其中色彩的功能不容小觑。高校网页界面作为高校在互联网上展示自己的
吴冠中与波洛克是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但二者的抽象绘画创作均从同时代的画家中脱颖而出,极具个人特色。比较吴冠中与波洛克抽象绘画的形式语言,可以发现二者抽象绘画创
期刊
期刊
奇观一词出自拉丁文spectae和specere等词语,原意是指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象,它也可以用来意指有意识的、主体性的作秀和表演。德波用奇观概念表达当代社会的新特质:即
期刊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绘画中的国画与油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当代生态绘画的形成、现状、内涵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旨在能
期刊
在经济发展迅猛乃至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同时更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文化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强力推动作用已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