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对小鼠脑片和大鼠皮质神经元缺氧缺糖/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b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氧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细胞内Ca2+超负荷以及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的作用不是独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协同的。目前,已有很多种脑缺血神经保护药物,包括NMDA受体拮抗剂、Ca2+拮抗剂、糖皮质激素、自由基清除剂、神经营养因子和其他抗炎药物等,但多数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疗效不满意和/或不良反应严重的问题。为此,需要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对其作用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中药有效成分黄芩苷具有抗炎症、抗氧化、抗感染以及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本实验对其抗脑缺血作用作了进一步观察。 目的:本实验拟建立并改进离体脑片缺氧/缺糖(OGD)和再灌注(RP)诱导的离体缺血损伤模型,并应用TTC染色产物formazan直接定量评价脑片损伤和药物作用,同时采用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OGD模型,观察并初步探讨黄芩苷对离体脑片和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改进小鼠离体脑片OGD/RP模型,以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产物formazan评价脑片活性;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OGD/RP模型中,以MTT还原和LDH活性测定神经元活性变化,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盐(DCF-DA)测定细胞内自由基水平。观察不同时间给予黄芩苷对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在脑片,全程给药和OGD时给予黄芩苷0.01~1μmol/L,或再灌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要: 阐述SOCKET套接字的通讯原理以及通讯中服务器的配置,并介绍它在莱钢大H型钢生产线轧线二级与轧线一级通讯中的应用。  关键词: SOCKET;服务器;轧线二级与轧线一级通讯  中图分类号:TN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310142-02    0 引言  山东莱芜钢铁集团大H型钢生产线是国内钢铁企业中一条先进的型钢生产线,它采用SMS公司的先进生产设备,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引起脑血流中断,造成局部区域缺血缺氧,从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采用的溶栓治疗和机械再通可及时恢复血液供应,但不可避免会继发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进一步加重病情。本课题所用的安菲博肽(Anfibatide,ANF)是从我国皖南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多肽,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