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近距离“三软”薄煤层群沿空留巷配套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l_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采用现场调研、室内煤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等方法,就四川省古叙煤田内的四川省叙永煤矿、威鑫煤业在开采过程中存在围岩控制、巷旁支护等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对矿井煤层及煤岩性质进行研究表明为极近距离“三软”薄煤层群。利用数值分析发现,上部煤层开采对下部煤层回采巷道受力影响大,而下部煤层开采也对上部煤层沿空留巷下的回采巷道受力影响也大,且不同煤层开采引起的回采巷道破坏特征不同。开采顺序研究发现,同一煤层采用区段上行式开采优于区段下行式开采,采区区段间的开采顺序采用下行式开采较上行式开采合理,煤层群间的开采顺序采用下行式开采较为合理。在巷道围岩控制研究中,提出了锚杆(锚索)的卸压作用,认为在顶板及两帮所打的锚杆未被药卷充填满的钻孔(含锚索孔)相当于在巷道顶板及两帮形成了若干个卸压槽孔。采用顶板叠载荷的条带分割法,在倾斜煤层上考虑了采用锚网索支护等因素,分别建立了沿空留机巷(高帮)或风巷(矮帮)时,巷旁支护前期和后期的力学结构模型,分析了当煤层倾角、维护巷道、支护体、煤帮松动区宽度一定时,沿空留风巷(矮帮)的巷旁支护阻力小于沿空留机巷(高帮)的巷旁支护阻力,并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揭示了“三软”煤层巷旁支护时,须考虑“软岩-巷旁支护体-巷道围岩控制”三者间的耦合性,提出了此时巷旁支护最小阻力应按巷旁前期支护阻力力学结构模型的公式求解。  根据前期研究成果,确定了极近距离“三软”薄煤层群围岩控制参数和巷旁支护最小阻力。成功地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方式控制了C19煤、C24煤回采巷道,C20煤采用锚网+架棚联合支护基本解决了回采巷道的支护问题。分析发现,在极近距离“三软”薄煤层群回采巷道围岩控制中,C24煤的巷道矿压显现较C19煤小,说明在同一支护方案中C24煤较C19煤更好地控制巷道围岩。在C19煤、C24煤分别采用煤矸石混凝土块砌和矸石袋堆码巷旁支护,并提出了极近距离“三软”薄煤层群巷旁支护的防范措施,使巷旁支护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效果和经济效益。同时,在极近距离“三软”薄煤层群中试探性地尝试了泵送煤矸石胶结充填材料护巷的新工艺和新方法。
其他文献
论文以氟化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氟化石墨烯;利用超声加水热反应法制备花状形貌ZnO,并进一步采用水热法制备氟化石墨烯/Zn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
煤炭是我国整个经济运转的能源基础,然而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危害着煤炭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并且导致了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大量破坏,甚至使整个矿井及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造成
本文主要围绕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控制措施展开研究,通过分析企业合同签订的必要性和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类型,从企业合同管理各环节出发,探究应当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不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2.0概念的提出,输电环境和输电设备朝着更加安全、高效、无人、信息化等方向发展。同时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智能机器人行业的迅速发展,能够代替人工去检测线路和
本文在现有岩石力学和采场围岩控制理论以及大量前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和工程类比等方法,对白沟煤矿三采区旧采长壁普采人工放顶煤工作面所形成的旧采
高峰矿已进入千米深部开采,面临着地应力高、局部矿岩破碎、受民采破坏严重以及采动地压复杂的难题,导致深部开采时地压显现严重,安全隐患大。为了提高高峰矿深部开采安全性,需要
经济与资本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司库管理的职责不断扩大,许多企业已经构建司库管理体系.本文基于管理会计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结合业财融合和司库管理的发展历
煤矿瓦斯突出事故是矿瓦斯灾害的重点问题,突出危害之大使人们不得不去考虑和研究防突、消突的措施。保护层开采目前被认为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了下保护层开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