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实质是社会阶层结构变化过程中教育利益的重新配置问题,因此当前推进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质就是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当然也包括教师资源这一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轮岗交流制度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此过程中,成效与问题并存。笔者选取江苏省S县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就此项制度在S县小学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及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轮岗交流制度实施成效:一是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二是有效降低了择校率,社会满意度持续上升;三是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政策变通;二是学校和教师在轮岗交流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三是学生家长反对优秀教师的流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地方政府双重利益身份导致政策失真;二、名校、重点校思想影响仍然较大;三、现行管理体制约束教师流动;四、学校教职工编制过紧约束教师流动;五、轮岗教师的绩效考评制度不完善;六、生活、交通等后顾之忧影响教师轮岗交流。完善轮岗交流制度的建议:一是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努力改善和做好以下工作:制定完善的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强化监督考核;扩大编制数量,实行动态管理;改革当前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提高轮岗的福利待遇;继续加大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投入,均衡城乡办学条件;避免在教学中途流动教师;充分发扬决策民主;加强宣传,营造教师轮岗的良好教育生态环境。二是对学校的建议:校长要放弃校本位思想,严格执行轮岗政策;营造和谐校园文化,为轮岗教师提供精神动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合作的合力。三是对教师的建议:提高思想认识,主动轮岗;积极进取,体验职业幸福;积极沟通,破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