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编队飞行队形控制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k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造价低、使用灵活、适应性强和不必冒生命危险等特点,无人机现已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无人机的编队飞行又具有单机飞行所没有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队形保持是无人机编队完成各种任务的前提,而如何使多架无人机保持近距离编队飞行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以无人机的编队飞行为研究背景,着重研究其队形控制问题。   首先,对无人机编队飞行队形控制的基本理论进行总结比较,分析了三种常用的无人机编队飞行队形控制策略及其特点,总结了无人机编队飞行队形控制的六种主要方法,并分析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其次,直观的将编队中的无人机分为长机和僚机两种角色,分别在惯性坐标系和速度坐标系上研究长机和僚机的数学模型,并在长机僚机跟随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队形控制的PID控制器,再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在长机僚机跟随模型中设计的PID控制器对队形控制的有效性。   再次,对控制器参数设计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引入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并针对队形控制的PID控制器设计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参数优化模型,使系统得到优化后的PID控制性能,实验结果证实了所设计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控制器参数优化的有效性。   接着,研究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思想和高阶滑模控制理论,并针对PID控制器和传统滑模变结构控制抑制干扰能力不足的缺点,利用二阶滑模超扭曲控制理论对无人机编队飞行的队形控制进行设计,并通过实验仿真,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并能很好地保持编队的队形稳定。   最后,对混合动态系统和合成扩展原理进行研究,应用合成扩展原理将原来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扩展为几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并将每架无人机当成是混合动态系统,在扩展后的子系统中设计离散和连续控制器,然后再次应用合成扩展原理,将控制器应用于原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无人机编队飞行的队形控制。
其他文献
电能作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能源,其应用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非线性负载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负载的非线性使得电网的供电质量日益恶化。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迫切需要对电能质量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检测。论文对电能质量的基本概念、定义及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了电能质量参数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介绍了谐波
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轮廓提取直接影响到智能视觉系统中特别是模式识别的结果。作为经典图像分割方法,分水岭算法被广泛运用,却存在严重过分割问题。基于边缘的水平集方
齿轮箱是机械设备中广泛使用的关键部件,对齿轮箱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对于工业生产具有重大的经济和安全意义。本文以齿轮箱为研究对象,使用DSP处理器开发了一种在线监测诊断系统,并将分层时序记忆算法应用于齿轮箱常见故障的诊断识别中,旨在检测该方法在齿轮箱故障诊断上的使用效果。嵌入式故障诊断系统基于嵌入式硬件平台,将信号采集、数据处理与特征提取、故障分类识别集成于一体在嵌入式硬件平台上执行,可以实现自动
随着现代化水泥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的日益普及,人们迫切需要对水泥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能够有效节省成本和提高水泥熟料质量。现阶段水泥厂熟料优化策略大部分还
迭代学习控制(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简称ILC)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适应于具有重复特性的被控系统的一种新的智能控制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系统输出误差和先前的控制
锚喷支护是煤矿巷道的主要支护方式,支护质量的检测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锚喷支护质量的检测主要包括顶板离层位移的检测和锚杆受力的检测。本系统通过对锚杆应力的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业系统朝着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越来越复杂、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完善的方向发展,而这些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
近年来,仿人机器人逐渐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它集中了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控制工程、信息工程以及仿生学和人工智能等多种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是机电一体
随着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当下各大手机厂商必争之地,这也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然而伴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加强,利用手机进行诈骗,诽谤和伪造等犯罪活动
近年来,模糊控制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成功实践促使模糊理论飞速的发展。采用模糊控制系统的实质就是将人类的知识嵌入到实际工程系统中。定量水分控制系统是保证纸张质量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