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访,是老百姓反映社情民意和争取权利救济的渠道。做好信访工作是新时期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信访工作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总结经验并汲取教训的基础上,取得了巨大成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推进,我国公民的思想意识、政治参与欲望及对行政部门的期望值随之增高。恰逢我国社会转型阶段,许多社会矛盾凸显,导致我国的信访工作出规模渐大、人数渐多、持续渐长、行为渐激烈的新趋势。大量信访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谐。信访群众与政府对立的报道、信访群众采取极端的方式反映诉求的例子屡见不鲜。信访工作人员在实际信访工作过程中也面对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对当前信访工作现状做初步了解之后发现信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信访秩序不规范、信访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信访总量仍然偏高、信访机构解决问题不力。究其缘由,多种多样,但与我国现行信访工作的体制缺陷和程序问题有着很大关系。本文根据所提出的信访突出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制度原因、信访部门和上访人员心理原因等。并根据所探究的原因提出几点对策,主要从提高信访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加快信访法制化进程、提高信访信息预测能力等角度进行分析。我国的信访条例颁布实施至今未能适应多变复杂的社会环境,急切需要出台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信访工作制度甚至是信访法律,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保障信访工作的有序开展,为解决各类信访问题提供法理依据。因此,在新形势下剖析信访问题、探求信访制度和具体工作机制的改革方法、寻求的信访问题的解决路径,就显得极其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