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研究一、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医证候与体质分布特点及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目的:1.通过收集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四诊信息,根据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评定标准,判定患者的中医证候及中医体质类型;
2.分析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医证候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3.分析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1.查阅大量文献,初步了解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完善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证候、中医体质调查表;
2.根据调查表具体内容收集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在妇科两名副主任中医师的协助下收集患者舌、面、脉象信息。
3.进而根据中医证候、中医体质评定标准,判断患者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类型,
4.统计分析,初步得出患者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基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子宫腺肌病患者110例,其中年龄最小24岁,年龄最大54岁,平均年龄:43±0.18岁。
2.临床症状:110例患者中诊断为贫血的有41例(占37.2%);痛经的有81例(占73.6%);月经量多的有59例(占53.6%);既有痛经又有月经量多的41例(占37.2%)。
3.合并其他妇科疾病:合并子宫肌瘤最多有44例,占40.00%;其次为合并单纯卵巢囊肿有12例,占10.91%;合并子宫内膜息肉11例,占10%;合并巧囊6例,占5.45%;合并不孕4例,3.64%。
4.相关手术史:以人工流产手术史最多87例,占79.09%,其中有2次及2次以上人工流产史的有48人,占总人数的43.63%;上/取环39例,占35.45%;剖宫产14例,占12.73%;宫腔镜7例,占6.37%;;
5.中医证候分布:以气滞血瘀型最多,有35例,占31.82%;其次为肾虚血瘀型23例,占20.91%;寒凝血瘀、气虚血瘀型各16例,各占14.55%;湿热瘀结型11例,占10.00%;痰瘀互结型9例,占8.18%。;
6.中医体质分布:以气郁质最多,有36例,占32.73%;其次为阳虚质18例,占16.36%;气虚质11例,占10.00%;阴虚质、痰湿质、平和质各10例,各占9.09%;、湿热质8例,占7.27%;瘀血质6例,占5.46%;特禀质1例,占0.91%。;
7.两者之间的相关性:①不同证候间的体质构成有差异:气滞血瘀型中以气郁质为主、寒凝血瘀型中以阳虚质为主、气虚血瘀型中以气虚质为主、湿热瘀结型中以湿热质为主、痰瘀互结型中以痰湿质为主、肾虚血瘀型中以气郁质、阳虚质为主,不同证候间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体质间的证候构成有差异:气郁质以气滞血瘀型为主、阳虚质以寒凝血瘀型为主、气虚质以气虚血瘀型为主、阴虚质以气虚、肾虚血瘀型为主、湿热质以湿热瘀结型为主、痰湿质以痰瘀互结型为主,不同体质间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本次研究中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与以往研究结论相符;
2.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以痛经、月经量过多为主;
3.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上常合并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息肉等,但以合并有子宫肌瘤为主;
4.多次的人工流产、上/取环等宫腔手术可能是引起子宫腺肌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5.本次调查中子宫腺肌病患者常见证型为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寒凝血瘀型;常见体质为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
6.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之间存在相关性,在本次研究中两者之间常常呈现一种趋同性,如:气郁质以气滞血瘀型为主、痰湿质以痰瘀互结型为主。
研究二、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1.通过收集子宫腺肌病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糖类抗原CA125、血清激素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积分、药物不良反应等,经相关统计学分析比较,客观判定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为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1.在前期基础上,收集中医证候判定属于气滞血瘀型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日期,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1)单日为曼月乐治疗组15例,于月经第3天予以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2)双日为联合治疗组15例,于月经第3天予以宫腔内放置曼月乐,月经干净后口服我科经验方中药玄丹散结汤。两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1年。
2.观测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痛经、月经量)情况、临床体征(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CA125、血清激素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并密切观察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问题。
结果:1.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痛经程度、月经量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临床体征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子宫体积较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血清糖类CA125值变化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糖类CA125水平较前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血清激素水平变化: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其血清E2、FSH、LH、PRL、FT3、FT4、TSH水平无明显变化,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5.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有所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6.综合疗效评定: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综合疗效有效率分别为:联合治疗组93.33%、曼月乐治疗组73.33%,两组组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7.安全性评价:通过观察发现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曼月乐治疗组的发生率低,故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治疗后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论:1.临床疗效: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缓解患者痛经症状、减少月经量方面,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的治疗作用更优于单纯使用曼月乐治疗;在缩小子宫体积、降低血清CA125水平方面,两者疗效相当。
2.不良反应: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能有效的降低单纯使用曼月乐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3.综合疗效: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的治疗与单纯使用曼月乐治疗相比临床疗效更为确切。
研究一、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医证候与体质分布特点及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目的:1.通过收集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四诊信息,根据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评定标准,判定患者的中医证候及中医体质类型;
2.分析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医证候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3.分析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1.查阅大量文献,初步了解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完善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证候、中医体质调查表;
2.根据调查表具体内容收集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在妇科两名副主任中医师的协助下收集患者舌、面、脉象信息。
3.进而根据中医证候、中医体质评定标准,判断患者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类型,
4.统计分析,初步得出患者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基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子宫腺肌病患者110例,其中年龄最小24岁,年龄最大54岁,平均年龄:43±0.18岁。
2.临床症状:110例患者中诊断为贫血的有41例(占37.2%);痛经的有81例(占73.6%);月经量多的有59例(占53.6%);既有痛经又有月经量多的41例(占37.2%)。
3.合并其他妇科疾病:合并子宫肌瘤最多有44例,占40.00%;其次为合并单纯卵巢囊肿有12例,占10.91%;合并子宫内膜息肉11例,占10%;合并巧囊6例,占5.45%;合并不孕4例,3.64%。
4.相关手术史:以人工流产手术史最多87例,占79.09%,其中有2次及2次以上人工流产史的有48人,占总人数的43.63%;上/取环39例,占35.45%;剖宫产14例,占12.73%;宫腔镜7例,占6.37%;;
5.中医证候分布:以气滞血瘀型最多,有35例,占31.82%;其次为肾虚血瘀型23例,占20.91%;寒凝血瘀、气虚血瘀型各16例,各占14.55%;湿热瘀结型11例,占10.00%;痰瘀互结型9例,占8.18%。;
6.中医体质分布:以气郁质最多,有36例,占32.73%;其次为阳虚质18例,占16.36%;气虚质11例,占10.00%;阴虚质、痰湿质、平和质各10例,各占9.09%;、湿热质8例,占7.27%;瘀血质6例,占5.46%;特禀质1例,占0.91%。;
7.两者之间的相关性:①不同证候间的体质构成有差异:气滞血瘀型中以气郁质为主、寒凝血瘀型中以阳虚质为主、气虚血瘀型中以气虚质为主、湿热瘀结型中以湿热质为主、痰瘀互结型中以痰湿质为主、肾虚血瘀型中以气郁质、阳虚质为主,不同证候间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体质间的证候构成有差异:气郁质以气滞血瘀型为主、阳虚质以寒凝血瘀型为主、气虚质以气虚血瘀型为主、阴虚质以气虚、肾虚血瘀型为主、湿热质以湿热瘀结型为主、痰湿质以痰瘀互结型为主,不同体质间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本次研究中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与以往研究结论相符;
2.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以痛经、月经量过多为主;
3.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上常合并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息肉等,但以合并有子宫肌瘤为主;
4.多次的人工流产、上/取环等宫腔手术可能是引起子宫腺肌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5.本次调查中子宫腺肌病患者常见证型为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寒凝血瘀型;常见体质为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
6.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之间存在相关性,在本次研究中两者之间常常呈现一种趋同性,如:气郁质以气滞血瘀型为主、痰湿质以痰瘀互结型为主。
研究二、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1.通过收集子宫腺肌病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糖类抗原CA125、血清激素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积分、药物不良反应等,经相关统计学分析比较,客观判定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为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1.在前期基础上,收集中医证候判定属于气滞血瘀型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日期,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1)单日为曼月乐治疗组15例,于月经第3天予以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2)双日为联合治疗组15例,于月经第3天予以宫腔内放置曼月乐,月经干净后口服我科经验方中药玄丹散结汤。两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1年。
2.观测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痛经、月经量)情况、临床体征(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CA125、血清激素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并密切观察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问题。
结果:1.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痛经程度、月经量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临床体征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子宫体积较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血清糖类CA125值变化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糖类CA125水平较前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血清激素水平变化: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其血清E2、FSH、LH、PRL、FT3、FT4、TSH水平无明显变化,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5.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有所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6.综合疗效评定: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综合疗效有效率分别为:联合治疗组93.33%、曼月乐治疗组73.33%,两组组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7.安全性评价:通过观察发现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曼月乐治疗组的发生率低,故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治疗后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论:1.临床疗效: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缓解患者痛经症状、减少月经量方面,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的治疗作用更优于单纯使用曼月乐治疗;在缩小子宫体积、降低血清CA125水平方面,两者疗效相当。
2.不良反应: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能有效的降低单纯使用曼月乐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3.综合疗效: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的治疗与单纯使用曼月乐治疗相比临床疗效更为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