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动词是人类心理活动在语言中的反映,是描述人类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的动词(戴曼纯、刘晓英,2008)。根据心理动词感事题元角色的不同位置,Levin(1993:38)和Pesetsky(1995:52)据此将心理动词分为主语经验(ES)动词和宾语经验(EO)动词,二者又被称为心理状态动词(PSVs)和心理使役动词(PCVs)。句中感事角.色和句法位置映射的任意性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很多困难。本论文以文秋芳等主持建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SECCL)为研究对象,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二者口语语料的谈话和对话部分作为参照语料库。论文根据张京鱼(2001)的心理使役动词分类法,将心理使役动词分为震惊类、满意类和担忧类动词,本文重点研究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3类典型心理使役动词在口语中的使用情况,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法(CIA),并对结果用语义层级凸显模型进行分析。本文旨在探讨四个问题:(1)中国学生对三种不同类别的心理使役动词习得程度是差别如何?(2)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使用心理使役动词及其相关谓词结构的频率差异如何?(3)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心理使役动词有哪些显著过度使用或误用的搭配?(4)结果是否与语义凸显层级模型的预测相符合,如果不符,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这项研究主要有五点发现。首先,在使用词汇使役形式和迂回使役结构方面,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与语义突显层级模型关于英语学习者更倾向过多使用迂回使役结构较少使用词汇使役形式的预测不相符。其次,在五个心理使役相关的结构中,中国学习者对状态使役结构使用的语法正确率高,但使用频率显著高于本族语者,这证实了语义突显层级模型中英语心理谓词语义透明度的规则。第三,在三类心理使役动词中,担心类动词习得效果最差,这是因为该类动词有状态和使役两种用法,对学习者造成一定负担,因此其使役形式的凸显度较低,进而较难习得。第四,V-ing形容词的心理谓语结构的误用频率较高,对比零形式使役的心理动词,-ing词缀模糊了使役词汇中原有的零位使役形态,削弱语义凸显度,使得错误率较高。最后,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倾向于过度使用“轻动词+名词”结构,其原因可归结为该结构语法难度低,符合中文认知习惯,并且习得于英语学习的早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