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滞育是昆虫生长发育停滞的现象,是其适应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策略,外界环境诸如温度,光照,食料等的不适宜对昆虫滞育有诱导作用。本课题研究了温度对烟青虫滞育的影响,并从生理水平上阐明了滞育的生态适应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烟青虫的冬滞育诱导、维持和终止:在20℃L:D=8:16条件下诱导烟青虫的3、4、6龄幼虫,总滞育率分别为:92.22%、91.86%、59.55%;22℃下诱导烟青虫的3、4、6龄和预蛹期,总滞育率分别为:74.09%、60.13%、0.46%、0;24℃下的四个龄期总滞育率分别为:74.52%、25.15%、0、0。20℃下冬滞育期为170—495天,且近85.5%的滞育期长达240天以上;4℃分别保存冬滞育蛹30、60、90天,滞育解除期分别为16.5,15.3,17.5天,其中冷藏30天条件下滞育蛹的存活率最高。2.烟青虫冬滞育的生理特征:在化蛹后的12天内,冬滞育蛹的总失重量极显著低于未冬滞育蛹的,分别是:2.91mg/头、10.41mg/头;冬滞育蛹和未冬滞育蛹的脂类含量(mg/头)依次为48.77、36.99,糖原含量(mg/头)依次为4.67、2.80,冬滞育蛹的脂类和糖元含量均显著高于未滞育蛹。结果表明,烟青虫能通过冬滞育积累大量能量物质和维持低的代谢水平来度过漫长的冬季。3.烟青虫的夏滞育诱导、维持和终止:在33℃L:D=16:8条件下诱导烟青虫的3、4、6龄和预蛹期,总滞育率分别为1.75%、4.10%、8.59%、0.92%,33℃为其夏滞育的临界温度;在35℃下的四个龄期总滞育率分别为25.96%、25.71%、22.76%、11.31%,各高温下各龄期滞育率差异显著,且雄性滞育率均显著高于雌性。35℃下夏滞育期为13.43天,27℃下解除夏滞育时间约3天。4.烟青虫夏滞育的生理特征:夏滞育亦然,滞育蛹未滞育蛹10天内总失重量分别是25.00mg/头、50.38mg/头;高温诱导的两类蛹的失重曲线与呼吸速率动态曲线均平缓,且显著低于未滞育蛹;夏滞育与未夏滞育蛹的脂含量(mg/头)为48.52、40.34,糖元含量(mg/头)为5.95、2.30,夏滞育蛹的脂类和糖元含量均显著高于未滞育蛹。结果表明,烟青虫能通过夏滞育维持低的代谢水平和积累大量能量物质来度过不利环境。5.烟青虫夏滞育的生态适应型:探讨了高温下烟青虫夏滞育蛹的羽化和繁殖情况,发现高温下烟青虫蛹的羽化畸形率为56.68%,极显著高于27℃的17.24%;通过不同组合交配实验发现,高温下产卵量和受精率都显著低于正常环境的,即高温不利于羽化,并会降低雌雄成虫的繁殖力。研究表明,烟青虫能通过夏滞育逃避高温对其不利影响,提高适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