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时期。为了能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各级审计机关应当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精准扶贫审计和传统扶贫审计相对比,更加关注政策跟踪审计和绩效审计的开展,由于目前精准扶贫审计正处于开展进程中,没有完整的做完一个周期,审计机关在事中审计时要切实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全力服务于精准扶贫。基于此研究背景下,在对精准扶贫审计国内外研究和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搭建了精准扶贫审计主线、要求与方法体系,并通过深入L市审计局进行社会实践,运用访谈法和例证分析法对苏北A区的精准扶贫审计情况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可借鉴的经验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审计对策。本文主要包含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精准扶贫审计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紧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创新性;第二部分是精准扶贫审计理论基础,分析了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这是精准扶贫审计监督的理论前提;第三部分是精准扶贫和精准扶贫审计,有关精准扶贫的内容体系主要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四个方面来进行构建,精准扶贫审计主线、要求与方法体系是围绕“精准”、“安全”、“绩效”这三条主线来构建;第四部分是对苏北A区案例的背景情况以及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相关介绍,以便读者更好的理解案例分析;第五部分是整个案例的核心内容。主要围绕苏北A区精准扶贫审计的阶段性做法和成效、苏北A区精准扶贫审计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这两部分来进行论述;第六部分是完善精准扶贫审计的建议,主要针对精准扶贫审计案例中和实际开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精准、安全、绩效”三方面来提出建议;第七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针对研究中的局限与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创新性在于: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站在精准扶贫的视角,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审计机关扶贫工作的开展是具有创新性的;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本项目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与访谈法相结合,总结出精准扶贫审计主线、要求与方法体系,并根据它分析实践中的精准扶贫审计案例,使研究内容能更加贴近审计实务工作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