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兔长期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mi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兔长期缺血后肢血管再生中的作用及应用CT灌注成像评价其毛细血管床的变化。   方法:健康成年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12)与对照组(n=12),经左后肢股动脉离断造成后肢缺血,按慢性实验动物饲养60天,制成左后肢长期缺血模型。于术后第61天,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分别注射于实验组兔左后肢缺血模型的股动脉周围的大腿肌肉群内,对照组兔左后肢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于干细胞移植术后第28天进行CT(东芝Aquilion One640层CT)灌注扫描,在Aquilion One工作站用Body Perfusion CT软件进行灌注图像处理。于CT灌注扫描后当日处死兔,分别切取双侧内收肌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测定。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兔左后肢与右后肢肌肉组织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的比值和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比值(rMVD)。   结果:实验组的rBV、rBF和rMVD指标均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移植组血管生成情况明显优于未移植组。   结论:   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促进长期缺血兔后肢血管生成的作用。   2.640层CT灌注成像可以无侵袭性、半定量评估兔后肢毛细血管床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是最常见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人群发病率为3500个男性活婴中有一个患DMD。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是DMD患者的共同特点,其中20%~30%的患儿还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的特点及与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   测定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及4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对本院3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MRI检查,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65.2岁)。本研究使用美国
目的:   观察采用肱骨近端外侧,三角肌劈开入路,在MIPPO技术下运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10年6月采用MIPPO技术,
目的:   探讨胰腺大囊性浆液性囊腺瘤(MSAP)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对1999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5例MS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例,女性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