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7个置换系的遗传评价及第16染色体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鉴定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IKE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标记技术是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建立起来的以遗传物质DNA为基础的新型遗传标记体系。虽然其产生仅十几年时间,但已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育种,如构建分子遗传图谱、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定位等。而宝贵的遗传学材料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比如非整倍体、单体、端体、置换系、附加系等。本研究将细胞遗传学材料与现代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利用异源四倍体棉花的陆地棉置换系进行农艺性状基因染色体定位,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以相对干胶产量为依据,分别选取RRIM600×PR107、热研217×热研88-13、热研88-13×IAN873三个组合的杂交后代,以及9个不同亲本的高产品种为试验材料,以BSA法和RAPD技术对
本实验以东北天南星的叶片、茎、种子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性别东北天南星的形态特征、生长规律、东北天南星茎、叶、花和种子的显微结构,同时研究了东北天南星种子的组织培养和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1、一年生东北天南星没有性别分化,只进行营养生长,5月中上旬发芽出土,6月中旬停止生长,7月初开始枯萎,生长期较短,多年生雌性和雄性东北天南星比一年生东北天南星生长期长,5月中上旬发芽出土,叶片和佛焰苞一同从叶鞘
本文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绿磺隆、二甲四氯、盖草能和禾耐斯四种除草剂对胡麻安全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四种除草剂对胡麻田模拟禾本科杂草及模拟阔叶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