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的形式在国外开展的时间早,但对于国内来说还是一种较新的形式。我国政府近年广泛采用这种PPP形式来建设基础工程,能有效的缓解政府资金缺乏、项目建设的技术性难题,有助于社会资本方对外宣传自己的企业和获得稳定报酬。然而对于刚引入PPP形式的中国而言,我们的运用经验不是很丰富,许多PPP项目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风险的管理成为我国PPP形式健康运行的必要步骤,深入研究PPP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对风险的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开篇介绍了国内和国外PPP项目风险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三方面:PPP项目风险识别和分类、PPP项目风险评价、PPP项目风险防范,全文的主要内容也围绕着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并阐述了PPP模式风险的基本内涵,详细列举了风险识别以及风险评估的一系列方法供对比选择。利用不完全契约论、风险管理理论、博弈论作为理解与剖析PPP项目风险的工具,尝试从理论角度阐述PPP项目风险,为后续风险的具体评估奠定理论基础,为PPP项目风险的防范提供思路。分析了PPP项目运行现状,从PPP项目总体情况上看,我国PPP项目的发展是处于快速上升期且创新与风险并存的状态。具体从不同方面看:第一,PPP四批示范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近年都有所增长,国家越来越重视PPP项目的建设,各地各部门重视程度和积极性更高;第二,PPP项目地域分布有所差异,发现东部地区PPP示范项目最多且落地率高,中西部项目近年增长快,但是落地率不高;第三,PPP项目行业分布也存在差异,主要集中在交通、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行业。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全方位发展的思想,教育、体育、养老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项目也覆盖的更全面了。为了分析PPP项目风险以及风险的防范措施,文章利用文献查阅法、德尔菲法以及比较研究法识别出项目五种主要风险:政治、经济、建设、环境、运营风险。将这些风险因素划分为5个一级风险因素指标,20个二级风险因素指标,并以此构建风险指标体系;以南昌地铁4号线PPP项目为案例,对其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利用现阶段较为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即层次分析法,将它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南昌地铁4号线风险评价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制定指标的评分等级、确定评估矩阵、对综合评价值进行计算、按计算结果评定南昌地铁4号线风险的水平值;在对该项目实证分析中,咨询了多名研究PPP模式的专家学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模型所需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发现,南昌地铁4号线PPP项目的经济风险和运营风险的权重占比最大,环境风险占比最小,经济风险中的融资风险和运营风险中的运营成本增加风险最高。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看,得出南昌市地铁PPP项目目前的风险水平评价等级为中等。另外单因素评价的结果显示政治、经济、环境和运营风险等级都在中等,建设风险等级为较高。因此应该特别重视南昌地铁4号线的建设、经济和运营风险的监控、防范、化解,其他风险也要做好预防工作;最后针对PPP项目的五种风险进行了防范措施的讨论,以期为PPP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