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难点。基于Robinson的认知假设(或多重注意资源模型),本研究探讨了任务复杂性和任务前计划类型对口语输出的影响。Robinson的认知假说认为,随着任务复杂度的增加,语言产出的复杂性和准确性也会随之增加。本研究从南昌市第十四中学的两个普通班中随机抽取64名学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所涉及的要素数量(+/-个要素),将任务复杂度分为复杂任务和简单任务,并根据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难点。基于Robinson的认知假设(或多重注意资源模型),本研究探讨了任务复杂性和任务前计划类型对口语输出的影响。Robinson的认知假说认为,随着任务复杂度的增加,语言产出的复杂性和准确性也会随之增加。本研究从南昌市第十四中学的两个普通班中随机抽取64名学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所涉及的要素数量(+/-个要素),将任务复杂度分为复杂任务和简单任务,并根据任务准备类型将任务前计划分为策略性计划和彩排性计划。这是一个2×2的实验。第一组17名被试通过策略性计划来完成困难的任务。第二组17名被试通过彩排性来完成简单的任务。第三组17名被试采用策略性计划来完成困难的任务。第四组13名被试采用彩排性计划来完成简单的任务。他们都有15分钟的准备时间。策略性计划组需要根据给定的思维导图进行准备,他们只允许写下关键词以便做笔记。彩排性计划组要求写下他们将要输出的内容,以确保他们已经彩排了整个任务。输出内容用录音设备记录。笔者将被试在准备期间做的笔记和输出的音频收集并利用Praat、AntWordProfiler、SPSS等软件进行转写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结果表明任务复杂性对口语流利性有负面影响。困难任务与简单任务在平均停顿时间和语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任务复杂性提高了学生的词汇复杂性和准确性。彩排性计划可以提高学生的流利度,但对复杂度和准确度的帮助不大。策略性计划可以显著提高词汇的复杂性。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任务复杂度和任务前计划分别对流利度、准确度和复杂度有显著的主效应,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交互效应。本研究对国内外语教学最重要的启示体现在任务的选择与教学实施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口语输出的词汇复杂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含有更多元素的口语任务,并指导学生使用策略性计划。为达到提高学生口语流利性的目的,教师可通过适当降低任务的复杂度,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彩排性计划,提前排练其口语任务。为了提高准确性,教师可以布置包含更多元素的口语描述性任务,并指导学生在任务准备阶段使用策略性计划。
其他文献
为落实党在十九大提出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反映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层面上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本研究立足于H老师对高一必修、高二选修原电池内容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及分析,运用案例研究法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论
在国家文件层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进一步增进化学学科理解,《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2]1号)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教师厅[2017]10号)也提出了类似要求。在研究层面,已有研究大都指出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学科理解的转变十分重要,教师对所教学科如何理解,如何将国家规定的课程转化为实施的课程
在新课程改革以及新课标的颁布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而新高考模式发生变化,教师应注意如何去克服新高考模式变化,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探索新高考模式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主题式教学能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是一种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转化化学学习方式。笔者通过研究新教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它与人类的健康、物质生活、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因此学好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针对学习有机化学知识学生需具备的思维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如何合理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有机化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SOLO(Structure 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分类理论是一种从思维方式和反应水平两个维度来描
二语写作能力是衡量学习者二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如何找到一种准确有效的二语写作能力测试方法一直是语言测试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二语写作考试经历了从独立写作到综合写作的转变。在所有的综合性写作任务中,以“读—写”综合写作(或基于文本的写作任务)为代表,在二语写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区别于独立写作显著特点是在写作任务中为学生提供源文本,然而,对于考生是否过度依赖源文的疑问尚未解决。有研究表明,只
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个体在特定水平上从事特定任务的能力和信念(Bandura,1986)。Schaufeli指出倦怠综合征的概念也可以应用于学习者相关状态的研究(Schaufeli,2002)。近些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发现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成绩,且已发现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存在联系。高中生的发展对我国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
将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结果导入规范的文字报告单中建立图文报告,血清蛋白电泳各蛋白区带的形状、量的变化、所占比例均呈现在报告单上,内容包括是单克隆还是多克隆,M蛋白的位置、含量的高低,以及是否为微小M蛋白。智能化和规范化的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图文报告有利于提高医疗诊断水平,方便临床会诊,其广泛应用对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人们对实验室工作的认知程度有重要意义。
写作是一种必要的语言沟通技能,在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然而,它也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过程,它需要写作者的综合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和和对交流的兴趣,这就极易导致写作出现一些重大问题。具体来说,一方面,目前学生写作缺乏自信和缺乏动机。另一方面,学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来解决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旨在调查高中生学习二语动机和自我调节学习的现状,试图找出高中生的二
目前,“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二语教学与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通过研究该教学模式对于高中生英语写作表现的影响来深入探讨这一话题。本论文在回顾国内外“以读促写”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探讨以下问题:(1)“以读促写”对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表现是否有影响?若有影响,具体有哪些方面的影响?(2)“以读促写”的影响在高低水平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若存在差异,有怎样的差异?为实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输入假设
在二语学习过程中,词汇是决定二语写作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如今的英语课堂,词汇教学还是主要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以及二语写作水平,词汇习得以及二语写作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及鉴于我国英语教学实际,故事复述已被认为是一种积极有效的二语教学方法,但复述对于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却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进一步研究故事复述教学法对初中生二语写作中的词汇复杂度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