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薯3号马铃薯块茎休眠解除过程中蛋白质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8c4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块茎的休眠直接影响马铃薯的生产与消费.如何人为控制马铃薯块茎的休眠和发芽,是当前马铃薯产业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该实验利用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不同储存温度、不同储存时期马铃薯试管薯、微型薯的蛋白质变化,并对试管薯在休眠至休眠解除过程中的一些生理、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中将蛋白质染色方法与DNA染色方法相结合,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为今后蛋白质染色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在休眠解除过程中有新的蛋白质谱带出现,初步认为与马铃薯休眠解除有关,为深入研究休眠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为寻求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业化控制马铃薯块茎休眠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B<,9>(N-二甲基琥珀酰胺)可以促进试管苗茎叶粗壮,不同浓度处理效果不同.通过对中薯3号、大西洋试管苗壮苗效果分析,马铃薯壮苗效果最佳的B<,9>浓度应为3mg/L.筛选出壮苗效果最佳的B<,9>浓度,培育健壮的试管苗,不仅保证了该研究的试验材料的质量.且可以用于试管薯、微型薯生产,而具有一定的生产意义.2.得马铃薯蛋白质SDS-PAGE的优化体系:分离胶为12﹪,凝胶厚度为0.75 mm,加样量为10ul.3.获得高分辨率的蛋白质染色新方法—改进的银染法4.不同储存时期、不同储存温度条件下,中薯3号试管薯、微型薯的SDS-PAGE谱带基本一致.芽眼开始萌动时,醇溶蛋白在97 kD(大于97 kD)附近有两条新谱带出现.可溶蛋白在30 kD附近有一条新谱出现,此时正是块茎突破休眠的时期,初步认为这三条蛋白谱带的出现与休眠解除有关.5.试管薯醇溶蛋白、可溶蛋白含量在整个储存期间变化不大.第6周可溶蛋白含量显著增加,第16周可溶蛋白含量达最高2.152 mg/g,到第18周醇溶蛋白含量达最高1.448mg/g.第6周时试管薯芽眼将要萌动,此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块茎将要突破休眠的信号.6.温度对试管薯休眠期的长短有影响.4℃条件下,试管薯上的芽处于胁迫状态,生长缓慢.低温使试管薯的休眠期延长,主要通过抑制试管薯芽的生长来起作用.
其他文献
彩色马铃薯色泽美观,富含抗氧化物质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重要保健功能。本文以‘黑美人’בMIN-021’杂种F1代的210个单株无性株系群体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四倍体作图软件(Tetraploid Map)进行了彩色马铃薯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并对块茎花青素含量、单株产量和商品薯率这3个农艺性状的QTL进行了定位,旨在为进一步开展彩色马铃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重要性状基因图位克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