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omogram预后模型研究目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预后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分析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总生存(OS, overall survival)相关预后因素,并构建能够得到广泛接受的Nomogram预后模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1年全国10家肿瘤中心收治的1383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北方病例708例(建模组)、南方病例675例(验证组)。全组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36:1),中位年龄43岁(范围7-87岁),仅有14%(194例)患者年龄>60岁;92.8%(1283例)一般状况良好(ECOGO-1分);92%患者(1273例)就诊时为早期(Ⅰ-Ⅱ期)。34.1%(472例)患者伴有LDH升高,54.3%患者伴有原发肿瘤侵犯(PTI, primary tumor invasion).早期患者中86.6%(1213例)接受了放化综合治疗或者单纯放疗,仅有13.4%(170例)接受单纯化疗。Nomogram预后模型基于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并与Ann Arbor分期、IPI和KPI进行比较;在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C-指数和校准(calibration)曲线评估模型准确性。研究结果:全组存活患者中位随访46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60.3%。Nomogram预后模型包括年龄、LDH. ECOG评分、Ann Arbor分期和原发肿瘤侵犯(PTI)5个预后指标。Calibration曲线显示预测的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之间存在较高的吻合度。Nomogram模型的C-指数在建模组和验证组均为0.72,高于Ann Arbor分期、IPI和KPI(C-指数为0.56-0.6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omogram预后模型能够个体化预测患者总生存率,可能为临床决策及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帮助。第二部分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基于风险分层的治疗决策分析研究目的: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预后差别大,最佳的放化疗结合方式以及顺序目前并未明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早期患者基于风险分层的治疗决策系统。材料与方法:全国10家肿瘤中心收治的1273例早期(Ⅰ-Ⅱ)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纳入分析。其中170例接受单纯化疗,253例接受单纯放疗,209例接受放疗+化疗,另外641例接受化疗+放疗。全组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26:1),中位年龄43岁(范围9-87岁)。大部分患者(>90%)初诊时原发病灶位于上呼吸消化道且一般状况良好(ECOGO-1分)。31.7%患者初诊时伴有LDH升高,40%伴有B症状,54.1%患者伴有原发肿瘤侵犯(PTI, primary tumor invasion),74.4%患者就诊时为Ⅰ期。采用多因素回归及倾向评分配比法综合分析放化疗疗效。研究结果:全组存活患者中位随访53个月,5年总生存(OS, overall survival)和无进展生存(PF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率分别为63.7%和54.9%。根据多因素分析筛选的5个临床独立预后因素(年龄、LDH、ECOG评分、Ann Arbor分期和PTI)将患者分成低危和高危两组。单纯放疗以及放疗士化疗的5年OS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69.6%和67.7%比33.9%,P<0.001)。对于低危患者,单纯放疗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5年OS:88.8%),诱导或者辅助化疗均不能在放疗基础上提高疗效(化疗+放疗与放疗+化疗患者5年OS分别为86.9%和86.3%)。在高危组患者中,放疗+化疗患者的5年OS(72.2%)明显高于单纯放疗(58.3%,P=0.004)及化疗+放疗(59.6%,P=0.017)。经过倾向评分配比平衡组间差异以后放疗+化疗患者的OS仍然高于单纯放疗和化疗+放疗。新化疗方案仅在先化疗患者中表现出有限的生存获益。结论:低危患者采用单纯放疗和高危患者采用放疗+化疗的治疗模式是目前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最优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