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刍动物甲烷气体的排放使得饲料能量利用率下降,同时甲烷作为温室气体的一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如何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实验主要利用呼吸测热技术研究了日粮中添加外源纤维素酶对山羊甲烷排放量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选用12只年龄、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波杂山羊为试验动物。将其随机分为3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采用单因素3*3拉丁方设计,不添加纤维素酶的基础日粮组作为对照组(CT),实验组分别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纤维素酶组(ET)、0.2%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的复合酶组(CET)。每期试验为期21天,其中14天预饲期,9天代谢试验期。代谢实验第4天开始全收粪收尿,每天采样低温保存。代谢实验后三天将动物关入呼吸测热室进行气体检测,第一天为适应期,后两天为正是检测期。呼吸测热室检测结束后,下胃管采集瘤胃液,低温保存,并采血,分离血清,冷冻保存。结果表明:(1)添加外源纤维素酶有利于饲料的利用,显著提高了ADF、NDF和CP的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降低了粪氮、尿氮排出(p<0.05),从而在食入氮差异不显著(p>0.05)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氮沉积率和氮净利用率(p<0.05)。(2)外源纤维素酶的添加,对气体能和体增热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的降低了粪能和尿能的损失(p<0.05),在能量摄入量无显著差异(p>0.05)前提下,实验组消化能和代谢能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甲烷气体产生量并无影响(p>0.05),对每公斤干物质采食量甲烷排放无影响(p>0.05),对甲烷排放量与总能的比值也无显著影响(p>0.05)。(3)外源纤维素酶的添加可以改善波杂羊瘤胃的发酵,对瘤胃内环境无影响,瘤胃pH值、氨氮和乳酸含量没有差异(p>0.05),添加单一纤维素酶试验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p<0.1),且极显著高于复合酶试验组(p<0.01);而添加复合纤维素酶试验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挥发性脂肪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无影响(p>0.05),乙酸和丙酸的比例无差异性变化(p>0.05)。(4)纤维素酶的添加对瘤胃分解纤维的微生物数量有很显著的影响,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纤维拟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及原虫含量都极显著的增加了(p<0.01),添加复合酶制剂的实验组黄色瘤胃球菌的数量显著下降(p<0.05),添加纤维素酶组的产甲烷菌数量显著高于添加复合酶制剂组(p<0.05)。(5)外源纤维素酶的添加对波杂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尿素氮、总胆固醇及肌酐无显著性影响(p<0.05)。综上所述,添加外源纤维素酶可以改善肉羊对高粗料日粮的利用率,提高氮在体内的沉积率,调高日粮的消化能和代谢能,并对机体没有危害;单一纤维素酶可以改善了瘤胃发酵,增加瘤胃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复合酶限制了瘤胃发酵,但增加了瘤胃分解菌的数量;酶制剂的添加并没有对甲烷排放量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