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成功实施,“入园难”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2017年以来,各地纷纷颁布执行以“提升质量”为导向的学前教育第三期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问题焦点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师资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幼儿园初任教师的职业期望是关系到师资队伍稳定和后续发展,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幼儿园初任教师是指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从事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三年以内的教师。职业期望是指个人的职业想法,包括想获得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声望地位方面的具体职业目标。目前国内外对幼儿园初任教师的研究,在职业发展特点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认可了幼儿园初任教师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对职业期望的研究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化,尤其需要加强对幼儿园初任教师职业期望的针对性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职业发展生涯理论以及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等理论基础,本研究将职业期望划分为薪酬、发展、声望三个维度,进而通过问卷调查了S省420名幼儿园初任教师的职业期望,216名非初任教师,访谈了11名初任教师、5名非初任教师以及3名园长,结果表明:(1)幼儿园初任教师的职业期望总体上具有积极性和稳定性;薪酬期望具有迫切性;发展期望具有矛盾性;声望期望具有延后性。(2)幼儿园初任教师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人、工作和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学历;工作因素包括:教龄、编制、薪酬。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资源和社会观念。(3)通过幼儿园初任教师职业期望暴露出:职业期望形成过于理想化,职业期望实现存在偏差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保障体系构建不完善、相应配套设施不健全、园所职业生涯管理能力不足。为了有效调节幼儿园初任教师的职业期望,打造一批稳定的幼儿园师资队伍,需要从宏观、师范院校、幼儿园管理、幼儿园初任教师本身四个层面来合理调节初任教师的职业期望:宏观方面应注重社会引导与政策支持相结合;师范院校应专业基础和就业指导并重;幼儿园注重筛选、环境、满足、调节相结合;教师本身应做到精准择业、适当倾诉、合理调节、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