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创新是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也是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当前中部地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研究如何提升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大量研究表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主体与环境不断互动,从而产生适合区域独特需要的创新区域形态及不断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目标的一种动态性历程。本研究在路径依赖理论等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而寻找破除路径依赖的途径。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路径依赖和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依赖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路径依赖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探析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路径依赖的成因,总结了区域创新发展中路径依赖的主要表现;本研究对建国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路径依赖演化过程进行了回顾,将其划分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阶段、启动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并结合相关资料及数据分析了各个阶段的主要影响事件和发展特征。第二部分是本研究的核心:首先基于当前中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结合中部地区实际情况,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了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各省2007-2009年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合评价结果对各省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具体分析,比较发现区域内各省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中部六省2000-2009数据对各省路径依赖状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中部地区路径依赖性的形成及其演化过程,以合芜蚌改革试验区为例分析了路径依赖在区域创新中的演变情况;通过提出建立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的“哑铃型”中部创新发展模式,探寻区域创新路径更新的可能。第三部分是政策建议及结论:针对中部地区自主创新的特点,从面向创新支撑、面向创新动力、面向创新方式、面向创新市场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并专门结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特点提出了面向创新技术的政策建议;最后是本研究的总结和展望。本研究的理论分析部分主要是在中外学者研究基础上完善了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区域创新理论。基于经典理论和学术前沿研究,对自主创新能力理论进行梳理归纳,特别将我国中部地区各省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与路径依赖理论有机结合,提出导致区域自主创新产生路径依赖的主要原因,分析了路径依赖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化和锁定作用,认为要摆脱路径依赖困境,就必须突破区域自主创新依赖的既有路径,从路径依赖走向路径创造。本研究的实证研究部分主要是以翔实的数据为支撑对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研究,选取中部地区各省为样本,根据中部地区实际情况,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各省区域创新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结合数据对各省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路径依赖情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中部地区自主创新发展的两个核心,构建“哑铃型”中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本研究还结合具体案例,针对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