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历次重要讲话中都提到“创新”的重要性。在日新月异的当下,企业想要适应知识经济市场新形式和新要求,在激烈竞争中谋求进取,必然要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自身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优势。创新的实现需要依靠知识转移和集成运用,信息、技能等在各载体之间互通与跃迁,激发组织新的发展活力。然而,这一过程并非是天然产生的职场行为,知识共享受到组织氛围、情感心理感知及个体特征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当有限资源面临组织内员工的多元化需求,缺口的出现使得利己目的的政治性行为、社交在暗中大肆进行,员工立足于自身感知和认知水平,知识共享的行为势必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员工的个性特征究竟会促使其继续为集体贡献自我价值?还是迫于地位丧失的威胁而及时止损?对于知识共享研究而言,这些探讨对于现代组织内管理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后,基于压力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梳理了组织政治知觉、组织支持感、知识共享和传统性四个构念的内涵与测量方法。另一方面,探讨在中国本土化情境下知识密集型企业中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和知识共享之间的作用路径,考虑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和个体传统性的调节效应,构建整体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在实证分析环节,运用SPSS 22.0和AMOS 21.0数据分析软件对313个样本数据进行检验与分析,验证假设,得到研究结论:(1)组织政治知觉各维度显著负向影响员工知识贡献与知识吸收;(2)组织政治知觉显著负向影响组织支持感;(3)组织支持感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知识共享;(4)组织支持感在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共享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5)个体传统性强化了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共享的负向作用。因此,知识密集型企业应致力于降低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完善薪酬和晋升体系,扩建员工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对等,营造公正、和谐的组织氛围;丰富员工物质性和情感性支持,激励其积极促成知识在组织内的积累与更新。以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