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能源、交通、旅游等事业的迅速发展及快速城市化进程,景观的视觉环境不断遭受破坏,视觉污染和其他环境污染一样,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绿化景观虽不能提供给人们维持生命活力的物质,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大自然环境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西方国家已开展了较为丰富的景观视觉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且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景观视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的风景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曾以丰富的传统山水审美理论和实用的设计方法而雄踞世界,然而现代景观视觉环境的科学评价与保护研究则较落后。由于对景观视觉环境影响的认识不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尚不成熟,目前我国的景观视觉环境质量评价还未广泛开展起来。本文在调研国内外景观美学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考虑现有的条件,将“绿化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评价”作为研究主题。分析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研究对象的概念,探讨了绿化景观视觉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并应用到四个实例研究中。此外还分析了视觉环境质量评价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深入探讨了绿化景观视觉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特点及功能,总结景观视觉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学体系,明确视觉环境质量评价对改善环境管理决策质量、促进综合决策的重要意义。其中,景观审美评价可以分为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和经验学派,评价方法主要有“基于专业/设计”和“基于公众感知”的评价方法。(2)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城市高压线下绿化景观、江南农村居住区绿化景观、城市滨水绿化景观作为实例研究对象。依据绿化景观的视觉环境功能,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从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语义变量和物理特征要素等方面构建多元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视觉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到绿化景观综合价值的评价中。在理论和实例研究基础上,给出未来景观规划和视觉资源管理的相应对策,建议将景观视觉环境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中去。(3)评价对象是能反映研究地特点的景观照片,评价者以高校学生为主、兼顾普通公众,评价方法综合了“基于专业/设计”和“基于公众感知”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随着研究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根据评价结果,选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来明确绿化景观视觉环境质量与语义变量和物理特征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语义变量和物理特征要素之间的关系。(4)实例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一致性,例如公众都喜欢拥有更多植被类型的绿化景观,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适当增添有益人工要素(如景石、亭台廊榭、木栈道、雕塑等)的绿化景观比纯自然绿化景观具有更高的美学质量,语义变量“独特性”和“生动性”与绿化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显著相关,物理特征要素“植被类型”、“景观色彩对比”以及“有利的人工景观”对景观视觉环境质量有显著作用。(5)建议健全针对景观视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研究编制景观视觉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依据、方法,初步制定景观视觉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和内容,并应将拟议行动对视觉环境影响的评价结果作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6)限于时间和作者水平,本文还只是初步研究,未来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主要包括:①绿化景观视觉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方法学体系以及具体的评价技术需进一步完善;②本文实例中的评价方法对所研究的绿化景观是合适的,但绿化景观类型多样,文中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否适用于其他绿化景观,还需在更多、更完整的案例研究中检验;③本文研究具有空间上的变化,但缺乏时间上的变化,可在未来研究中补充;④结合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质量进行视觉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很重要;⑤可以借助计算机可视化技术来模拟实施某些拟议行动后将会出现的景观视觉环境,进而评价和预测拟议行动对绿化景观视觉环境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