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障人事业宣传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当中至关重要。通过宣传残障人事业发展、反映残障人群体需求、普及惠残政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扶残助残氛围,弘扬人道主义思想,树立现代社会的残障人文明理念,是发展残障人事业的必要条件,也是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 对社会大众而言,残障人事业的系统性、综合性、跨领域性需要通过宣传的力量增进社会大众对残障人事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只有全方位、多侧面的展示残障人的真实生活状况,才能让公众更全面的了解这个群体;对政府各部门而言,加大政府各职能部门在残障人培训、就业、教育、康复、体育、文化等各领域的工作力度,离不开宣传的力量,尤其是针对残障人群体的优惠扶持政策的制定,离不开卫生、民政、教育、体育等部门的支持,只有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残障人事业,才能让残障人群体在普惠政策之外获得更多的扶持和帮助;对残障人群体来说,做好宣传工作,才能让广大残障人知晓政策、维护权益,通过政策宣传,让更多的残障人了解、掌握各级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从而更多的享受优惠政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是在残障人宣传报道过程中,存在很多违背新闻传播规律,不利于公益宣传报道的问题和矛盾。比如说,残障人在宣传中面临“被边缘化”现象;助残宣传策划非连续性导致宣传效果不佳;媒体合力传播不足;对突发事件反应滞后对公益事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报道专业性不足造成信息传播失误等。本文以济南市残障人事业宣传报道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从杂志、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新媒体等方面选取报道实例,分析问题,找出规律并寻求最佳传播策略。 本文分三个部分对该问题进行了论述。文中第一部分论述了宣传残障人事业的必要性,从行业宣传范畴和合作媒体范畴分析了济南市残障人宣传报道格局。第二部分重点阐释了目前残障人事业宣传当中的矛盾和问题,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残障人在宣传中面临“被边缘化”、助残宣传非连续性、合力传播不足、对突发事件反应滞后以及报道专业性不足造成信息传播失误等。这些存在于残障人事业宣传中的短板和不足严重影响了公益宣传报道效果。第三部分着重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研究残障人事业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手段更加有利于人道主义传播。主要分为六个方面,一是“去边缘化”需要策划作支撑;二是在媒介沟通中强化传播效果;三是注重分析受众,运用分众传播策略;四是充分发挥“议题设置”功能,让助残宣传常态化;五是发挥公益宣传良性引导效果;六是要精编内容,确保取得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