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制约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瓶颈之一。迄今仍没有一个方剂、甚至没有一味中药能被阐明药效物质基础,阻碍中药药效物质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研究策略和方法。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研究经验,提出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观点—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该理论认为:当中药在对证机体内产生药效变化时,机体血清中化学组分中必定最小范围而最大程度的包含着真正的药效物质基础。这样我们可以借助先进的色谱差示和分离技术发现并获得真正的药效物质,然后结合波谱手段确定其结构,从而揭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以期为中药药效物质的解释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中医药现代化及天然药物的研究有所裨益。
目的:以红花为工具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为药效研究指标,以红花在对证机体产生最大和较小药效时血清中物质谱的变化差为导向,以波谱方法追踪分离和鉴定红花的药效物质,并以药效反馈性验证药效物质的作用,最终确定药效物质,并对药效物质进行安全性评价,为“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提供实验支持,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同时对于开创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局面提供思路。
方法:本研究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红花提取血在改善血瘀大鼠和正常大鼠血液流变学方面的作用,并确定其发挥药效的最大药效和较小药效时间。
第二部分:建立红花提取物最大药效和的较小药效时的血清指纹谱,应用药效差示色谱法,初步筛选出红花可能的药效物质;同时将得到的药效物质进行波谱鉴定,并进行大量制备。
第三部分:研究红花药效物质大鼠体内的药效学验证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制备不含红花药效物质的红花提取物,研究该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效学特征;并对红花提取物和红花药效物质及不含红花药效物质的红花提取物进行药效对比,进一步以药效验证反馈药效物质的作用;最终确定和评价红花的药效物质,并阐明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在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方面的作用。
第四部分:对确定的药效物质进行安全性评价。
结果:
1.红花提取物能改善正常大鼠和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红花提取物在改善正常大鼠血液流变学时的最大药效时间是3小时,较小药效时间是6小时;红花提取物在改善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时的最大药效时间是4小时,较小药效时间是6小时。
2.药效差示色谱法,初步筛选出红花的药效物质,经结构鉴定其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saffloryellow A HSYA)。
3.HSYA能改善正常大鼠和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不含HSYA的红花提取物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几乎没有作用;HSYA药效相当于红花提取物药效的80%。
4.在HSYA现有的药理毒理研究文献和我们对HSYA大鼠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资料分析,认为HSYA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结论:HSYA是红花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是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一种新方法,此方法能够促进中药现代化研究和加速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是解决中药现代化研究瓶颈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