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用煤沥青高性能化改性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ie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公路大规模建设,道路沥青市场需求高速增长。而目前我国石油资源面临日益匮乏,对外依存度持续增加,价格飚升,加之我国又是产煤大国,2011年煤产量高达35.2亿吨,位居世界首列。其中,煤焦油沥青(简称“煤沥青”)的年产量高、加工附加值低、市场价格仅为石油沥青的60~70%。但是,传统煤沥青本身性质上的缺点颇多,无法满足道路建设的需要。针对煤沥青缺点与弊端,进行毒份消减抑制,同时将煤沥青与基质沥青掺混(以下简称“混合沥青”)并进行性能提升,研究形成服役性能良好的沥青路面材料,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为路面筑路材料另辟蹊径。在此背景下,本文依托交通部西部项目“新型改性煤沥青应用技术研究”,对煤沥青改性沥青材料的毒份消减抑制及路用高性能化方面进行研究。   论文首先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对6种用于煤沥青毒份消解抑制的反应物的改性效果,进行化学反应试验与物性指标测定得出:在减少煤沥青中的致癌成分苯并芘的含量方面,聚氨酯效果最佳,其他去毒效果依次为:强酸苯乙烯型离子交换树脂>环氧树脂>聚乙二醇(分子量6000)>苯甲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等交联单体类反应剂,探寻出能最大程度降低煤沥青中苯并芘致癌物的毒份消减抑制技术。   其次,进行沥青指标测试,通过多变量、单因素试验分析,得出当搅拌温度为140℃,剪切速率为2000rpm,搅拌时间为30min,混合沥青的相溶效果最佳、三大指标性能最好。综合考虑混合沥青的路用性能、存储稳定性、经济成本,对4组掺配比例、3种聚合物改性剂和5组改性剂掺量的对比研究得出:“310%煤沥青+70%石油沥青”组成的混合沥青具有最佳性价比,推荐改性剂为SBS,最佳外掺量为3%;从沥青指标来看,实现了煤沥青混合沥青高性能化。   在沥青胶结料性能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煤沥青含量以及不同类别改性剂下的煤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服役行为进行综合试验评价分析,得出高性能化路用煤沥青的沥青胶结料为“30%煤沥青+70%基质沥青+3%SBS改性剂(外掺)”。同时,基于动态频率扫描试验,对不同掺配比例下的煤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荷载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进行了测定,而后采用时温等效原理和基因遗传算法,建立了混合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主曲线方程。   为研究混合沥青混合料在路面结构中的高温抗车辙能力,采用三轴重复荷载永久变形试验对掺配不同类型改性剂的改性混合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剪切性能进行了试验测定,而后,基于非线性回归方式得到混合料的蠕变参数,用于改性混合沥青混合料的路面结构车辙预估有限元模型,计算出同一路面结构不同混合料类型的条件下煤沥青路面层的车辙深度。结果表明:当中、下面层采用SBS改性混合沥青混合料时,路面结构具有最小的车辙深度,在荷载作用50万次后不到1mm,具有最好的抗车辙性能;余下依次为温拌混合沥青混合料>混合沥青混合料>SBR改性混合沥青混合料>90#石油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永久变形预估结果变化规律与材料车辙试验数据变化规律相一致,验证了预估模型的可靠性。   最后通过高陵试验路实体工程检测结果,检验出混合沥青及温拌改性混合沥青SAC20混合料路用性能检测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有关要求,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成果对路用高性能化煤沥青的毒份消减抑制、材料制备、混合料配比组成设计及路面结构高温车辙预估等都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从头计算解含时薛定谔方程(Time-dependent Schr?dinger Equation,TDSE)和强场近似方法(Strong-field approximation,SFA)在强场物理领域中是被广泛使用的理论工具,被运用于研究
铁路是国家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近年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以及地球活动等自然灾害事故的突然发生,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一直是运营管理部门特别关注的。同时,在铁路突
微纳米技术及微光机电系统(Micro-Opt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OEMS)代表着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微驱动机构作为MOEMS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微驱动技术——光热微驱动技术,设计了多种光热微驱动机构,并采用LIGA(Lithographe Galvanoformung Abformtechnik,德文,可翻译为:同步辐
作为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齿轮箱安装方式影响着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进而影响着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传统车辆运行速度低,齿轮箱吊挂方式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但
与传统光纤相比光子晶体光纤具有诸多的优良特性,尤其是利用填充方式将新型功能材料与光子晶体光纤结合的手段,更是扩展了它在传感领域的应用范围。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继承了普通
城市公共交通推动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交通需求越来越高,出行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当下,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不够完善,各种交通方式相互竞争,私家车数
光学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能够实现无损入侵的高分辨组织结构成像,将其与多普勒技术相结合,可以对组织中的血流速度进行探测。因为其非入侵以及
EVA即企业的经济增加值,研究企业在扣除投入后所产生的收益,更加注重企业的财务指标,而BSC从多个维度研究企业的绩效,注重的是企业的非财务指标,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