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骆驼刺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新种鉴定及抗性菌株基因组学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nky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骆驼刺作为新疆地区广泛分布的植物,具有生态价值、饲草价值和药用价值,然而作为骆驼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骆驼刺内生菌一直未受到相应的重视,而植物内生菌的开发利用对于发掘新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和活性物质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拟以新疆地区的骆驼刺作为研究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内生细菌进行分析,以了解骆驼刺内生细菌的多样性、核心菌群及可能影响菌群的理化因素,并通过分离培养技术获得一批菌种资源,挖掘潜在的新种和具有药用开发价值的菌株,为后续植物内生细菌开发、利用提供菌种资源及理论依据。方法:1)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骆驼刺植物组织的内生菌16S r DNA基因V4-V5区进行测序,分析菌群结构和差异,识别样品中的核心菌群并分析菌群结构的影响因素;2)通过传统分离培养技术对骆驼刺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3)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化学分类特征、遗传特征等对潜在新种进行多相学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4)筛选具有抑菌活性菌株,并对抗菌活性较强的菌株进行全基因组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次级代谢物合成簇进行预测、比对和分析,从遗传学角度挖掘可能的抗菌物质合成有关的基因资源。结果:1)新疆骆驼刺植物组织中存在丰富的内生细菌资源,内生菌涵盖32个门、79个纲、179个目、321个科及620个属,以及大量未分类的细菌;其中Cyanobacteria(蓝细菌)、Proteobacteria(变形菌)、Actinobacteria(放线菌)、Firmicutes(厚壁菌)和Bacteroidetes(拟杆菌)是优势菌群,而Cyanobacteria占有绝对优势;属水平Cyanophyceae-norank(蓝细菌未分类属)、Halomonas(盐单胞菌属)、Mitochondria_norank、Mycobacterium(分枝杆菌属)、Pelagibacterium(远洋杆菌属)、Phyllobacterium(叶杆菌属)、Nesterenkonia(涅斯捷连科菌属)、Natribacillus(高钠芽孢杆菌属)、Ralstonia(劳尔氏菌属)、Microbacterium(微杆菌属)、Acidovorax(食酸菌属)具有优势地位。Acidovorax、Acinetobacter、Aliihoeflea、Aquabacterium、Blastomonas、Chelativorans、Curvibacter、Enterobacter、Escherichia-Shigella、Halomonas、Massilia、Methylibium、Methylobacterium、Nesterenkonia、Pelagibacterium、Phyllobacterium、Sphingomonas是骆驼刺的核心菌属;2)新疆骆驼刺内生细菌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和地域差异,吐鲁番地区的植物组织中的内生菌相较于喀什地区更为丰富;同一地区种子和茎叶组织中的结构更为相似;不同的组织和环境影响骆驼刺内生菌多样性,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盐度、土壤p H值对骆驼刺内生菌多样性有一定影响;3)从骆驼刺中分离培养获得70株细菌,归属于Actinobacteria(6株)、Bacteroidetes(1株)、Firmicutes(63株)和Proteobacteria(10株)四个门,其中Firmicutes门占绝对优势。属水平归为19个属,分别是Agrococcus(1株)、Arthrobacter(1株)、Bacillus(38株)、Brachybacterium(1株)、Brevibacillus(6株)、Chryseobacterium(1株)、Fictibacillus(1株)、Leucobacter(1株)、Microvirga(2株)、Ornithinibacillus(1株)、Paenibacillus(5株)、Planomicrobium(1株)、Pseudomonas(1株)、Rhizobium(1株)、Saccharomonospora(2株)、Sphingomonas(1株)、Streptomyces(5株)、Terribacillus(1株),其中Bacillus菌属分离到38株菌,占纯菌数量的约54%,是纯培养菌株中的绝对优势菌。4)菌株L7、L43的16S r DNA与数据库已有序列相似度小于98.65%,是潜在的新种资源。5)完成了潜在新种L7和L43的多相学分析,从形态、生理生化和遗传特征对两株菌进行了描述,确认L7是Chryseobacterium属内的一个新的分类单元,定名为Chryseobacterium endoalhagilicus,保藏于MCCC和JCM菌种保藏中心,标准菌株编号为1K05687,NCBI基因组登录号JAELVM000000000;确认L43是Leucobacter属内的一个新的分类单元,定名为Leucobacter xinjiangense,保藏于MCCC和JCM菌种保藏中心,标准菌株编号为1K05686,NCBI基因组登录号JAENJG000000000。6)48株细菌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检测发现所有菌株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均未表现出抑制活性,其中19株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抑制作用,4株菌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有抑制作用,仅菌株L46同时对Staphylococcus aureus和Escherichia coli都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7)菌株L46基因组约,3.6Mb,G+C含量41.61%,不含质粒,共有3948个基因,COG可找到2917个基因的同源家族,其中747个基因功能未知。8)通过anti SMASH在线软件对L46基因组(Accession No.JAEKD000000000)预测到13个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包括4个NRPS簇,1个T3PKS簇,1个NRPS-T1PKS簇,1个betalactone(β-内酯)类合成簇,2个Ri PP(核糖体肽)类合成簇,1个ladderane(梯烷)合成簇,2个terpene(萜类)合成簇,以及1个无法归类的合成簇。其中有9个能够匹配到已知功能的基因簇。cluster1是betalactone(β-内酯)类合成簇,与抑菌物质Fengycin(芬荠素)、mycosubtilin(抗霉菌枯草菌素)及plipastatin(巴斯他汀)合成簇具有相似性;cluster5是ladderane(梯烷)合成簇,与S-layer glycan(S-层聚糖)合成簇和surfactin(表面活性素)合成簇的部分基因具有相似性;cluster6被归为暂时无法分类的次级代谢相关蛋白合成簇,与bacilysin(杆菌溶素)合成簇具有85%相似性,可能合成bacilysin或结构类似的物质;cluster7属于terpene类合成簇,与carotenoid(类胡萝卜素)合成簇序列相似度达50%;cluster8是ranthipeptide/sactipeptede(非硫醚肽/塞克肽)合成簇,属于核糖体肽类,与sporulation killing factor(产孢杀灭因子)合成簇相似度达85%,推测cluster8可能编码sporulation killing factor或者结构功能类似物;cluster9是NRPS合成簇,与lichenysin(地衣素)合成簇具有50%基因相似性,同时基因簇中还有部分基因与surfactin合成簇的相关基因具有一定相似性;cluster10同属于NRPS合成簇,与surfactin和lichenysin合成簇相似性分别为39%和35%,同时与basiliskamide(一类抗真菌肽)合成簇相似度为9%;cluster11是NRPS/T1PKS合成簇,与paenilamicin(儿茶酚胺)、zwittermicin(两性霉素)、xenocoumacin(异黄酮)、chondrochloren(软骨叶绿素)、pellasoren(佩拉索伦)和bengamide(苯甲酰胺)等多种非核糖体肽类/聚酮类物质合成簇基因相似性在11-28%之间;cluster2预测为萜烯类物质合成簇,cluster3是Ⅲ型PKs(聚酮合酶合成簇);cluster4是Ri PP(核糖体合成和翻译后修饰肽)合成簇,cluster12和cluster13是NRPS或类NRPS合成簇,但没有比对到已知功能的基因簇,编码物质未知;仅cluster6和cluster8分别与Bacilysin合成簇和sporulation killing factor合成簇具有较高相似性,相似性均为85%,说明菌株L46可能合成Bacilysin和sporulation killing factor或其结构类似物。其余基因簇与已知产物基因簇相似度较低,推测菌株L46可能产生与已知的次级代谢物不同的多种结构或功能新颖的物质。结论:新疆特殊环境中骆驼刺植物组织中存在丰富的内生细菌资源并表现出地区的差异;骆驼刺内生细菌中一定数量的未分类未培养细菌资源,从骆驼刺中能够发现具有新的生理生化特征和遗传特性的新种资源;骆驼刺内生细菌中存在一定数量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且次级代谢物合成簇具有新颖性,具有合成新型抗菌物质的潜能和开发潜质。本研究发现对于今后药用植物内生细菌次生代谢产物开发利用提供菌种资源及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能源工业迅速发展,但仍旧面临资源紧缺的问题,因此大力开发海洋资源是历史的必然。目前海洋资源的探采逐渐从浅水区向深水区发展,而海底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直接威胁海底多种工程构筑物的稳定性,如钻井平台、光缆等设施。在海底滑坡对构筑物影响方面,国内外目前大多以海底管线为主要研究对象。随着海洋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壮大,桩基础因其良好的抗弯能力、较高的单桩承载力及相对容易的成桩工艺,在海上风电
学位
<正> 通过对《伤寒论》方的学习,笔者发为仲景对细辛的配伍应用有一定规律,随其配伍不同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兹分述于后: 一、配酸收可疗寒饮喘咳 如原文40条和41条之小青龙汤证,为表寒内饮和水寒射肺之证,治疗上若单纯解表则水饮难化,若单纯化饮则表寒难解,故仲景以细辛辛香走窜之性,一则温肺祛痰饮,二则助大辛大热之干姜,以温化停蓄于胃脘部之寒饮。由于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恐细辛、干姜辛散
期刊
聚羧酸减水剂(PCE)因具有掺量小、减水率高、分子结构可设计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化学外加剂。为了满足混凝土高性能化、原材料复杂化以及利用低品质原材料等需求,对PCE分子结构再设计以提升PCE分散性能、与其他原材料匹配性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方向。用高空间位阻官能团β-环糊精改性制备良好分散性能PCE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β-环糊精分子含有多个反应位点,难以引入单烯烃双键,单体
学位
为应对水煤浆气化炉用含铬耐火材料减量化和无铬化需求,系统研究了铬铝锆(Cr2O3-Al2O3-Zr O2)耐火材料在水煤浆气化炉服役失效的机制,并研究了具有Zr O2包覆Cr2O3结构对其抗热震性的影响,探明的抗热震机制和抗侵蚀机理为提高铬铝锆砖的使用寿命指明了方法。同时,采用Fact Sage软件计算分析了Cr2O3、Zr O2、Al2O3、Mg O、Mg Al2O4、Mg Cr2O4、Si O
学位
为开发利用湖北广水-大悟地区重稀土矿,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选矿预富集试验。 矿石 Y2O3品位为 0. 101%,主要稀土矿物为硅铍钇矿和褐钇铌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 硅铍钇矿和褐钇铌矿主要嵌布于非金属矿物中,少量硅铍钇矿内有石英包裹体,极少数硅铍钇矿与磁铁矿伴生,少量褐钇铌矿与锆石连生,极少数褐钇铌矿内有石
期刊
研究区位于贵州省东部铜仁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西段。研究区及其东侧的湘西雪峰山地区是华南重要的锰、铅锌、金等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位于雪峰山西缘的湘西花垣地区发现了超大型铅锌矿床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黔东铜仁铅锌成矿区作为川、滇、黔成矿带和湘西-鄂西成矿带的交汇部分,且毗邻湘西花垣铅锌矿集区,已发现有嗅脑、代懂、粑粑寨、团塘、老屋场、卜口场等铅锌矿床(点),但这些矿普遍规
学位
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研发尤其是抗糖尿病肾病药物的研发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两色金鸡菊具有明显的抗糖尿病和保护糖尿病肾脏的作用,但是其发挥作用的活性成分以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进一步明确两色金鸡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活性成分与靶点之间的关系,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两色金鸡菊中潜在活性成分的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靶点,
学位
目的:探讨阿里红多糖组分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和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的线粒体损伤和氧化应激通路的作用及保护机制。方法:1.Aβ25-35诱导PC12细胞,模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uner’s disease,AD)的细胞模型。检测阿里红多糖组分对AD模型细胞增殖的保护作用,确定实验浓度。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40μmol/L Aβ25-35)、阳性组(加50μm
学位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为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迷迭香作为高价值药食同源植物,其重要的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萜类、酚类等。本研究以迷迭香叶片诱导筛选愈伤组织建立迷迭香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产次生代谢产物,诱导子MeJA对迷迭香悬浮细胞次生代谢产物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挖掘调控迷迭香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有益基因资源,以迷迭香悬浮细胞为材料,以不同浓度MeJA处理下迷迭香悬浮细
学位
碳化造成混凝土孔隙溶液碱度下降,易引起钢筋锈蚀。实际工程中,外部荷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孔结构改变和微裂缝产生,碳化破坏的速度和程度都远大于单一碳化作用,揭示荷载与碳化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劣化过程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工作集中在弯拉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碳化,而针对轴向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碳化及孔结构变化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突破。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CO2与轴向荷载耦合作用下C30混凝土碳化深度、碳化物质和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