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预应力拆除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拆除方法主要有爆破拆除、机械拆除和人力拆除等,这几种方法均有其各自的长处及不足。本文提出的预应力拆除新技术根据结构受力特点,用施加最小拆除力的方法来最大程度地破损结构中的某个或某些主要承重构件,从而引发整个建筑物或建筑物中一部分结构发生预期的、定向的、快速的倒塌。与常用拆除技术相比,预应力拆除新技术是一种静力拆除建筑物的方法,具有拆除快速、省时、省力、安全可靠的优点,还能做到远程控制、定向倒塌。与爆破拆除技术相比,它具有安全度更高、飞石危害小、无爆破震动、粉尘少的优点。用预应力方法拆除混凝土框架结构时,先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倒塌模式,如向内倒塌、逐跨倒塌等;然后对框架结构中的内力较大的控制截面预先割断受拉主筋以削弱其抵抗弯矩:最后,安装预应力张拉机具并施加拆除力,实施拆除。文中还给出了最大拆除力的近似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值与实验值较接近。本文对一个单榀两跨单层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和一个两跨两层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预应力拆除的实验研究。实验中对最大拆除力及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进行了重点研究,测量了各级荷载作用下模型的变形及钢筋的应力变化。此外,还给出了预应力拆除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由于预处理控制截面局部应力和应变变化大的影响,拆除力与中柱中点侧向位移理论计算关系曲线与实测关系曲线会相差较大,但是最大拆除力计算值与实测值较接近。理论计算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技术拆除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可行的,可做到快速、安全、定向倒塌,该技术可在进一步完善后,予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从大量震害调查中已经发现,复杂的局部场地条件,即地形与地质的不均匀,对抗震不利。尤其在沉积谷场地中由于沉积盆地的聚焦放大作用,沉积谷附近的地震动比均匀平坦场地要大得多。
为了研究空间钢桁架与钢筋混凝土管柱连接节点抗震性能,依据某大型火电厂空冷凝汽器支架结构原型,对三个大尺寸的节点试件进行了循环加载试验。 在试件上施加了固定竖向荷
现有的桥梁规范只对一个地区最不利的温度场做出了规定,而没有提出钢筋混凝土箱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但事实上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箱梁温度场并不处于最不利状态,根据规范并不能处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的飞速发展,建筑结构控制作为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吸引着众多的研究人员。建筑结构控制是在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无论是
建筑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监控与检测,保证和提高混凝土质量,评判扩建改造工程有重要意义。其中由于回弹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一直是非线性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如何处理混凝土开裂,以及如何模拟复合受力状态下混凝土和钢筋等的应力应变关系,比如在反复加、卸载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各大型城市的热点,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基本上都是与基坑开挖相联系的。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
随着能源的开发,越来越多的核电站被投入使用。核电站热交换系统中冷却水池所用的冷却液为浓度2200ppm的硼酸溶液,冷却水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能会与硼酸溶液接触甚至可能会
本文由线路设计定线和修正梁高理论计算支承垫石的空间坐标,并编制了对应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PC轨道梁标准定型图及支承垫石的空间定位程序。 作为轨道的PC梁不仅设计和制
软粘土在我国沿海地区分布广泛。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往往需要在软粘土地区修建各种建构筑物,如高速公路、工业开发区等。而由于软粘土的低强度、高压缩性和低渗透性,不作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