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首要恶性疾病。随着乳腺癌治疗的进步,其预后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改善,化学治疗改变了传统乳腺癌治疗模式,使得患者的长期生存已成为现实。表柔比星(Epirubicin, EPI)属于蒽环类化疗药物,是对乳腺癌治疗最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应用EPI过程中出现的获得性耐药亦成为降低乳腺癌治疗疗效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自噬(Autophagy)是一种进化保守的代谢途径,使真核细胞能够降解并回收细胞组分进行再利用。对于肿瘤细胞自噬存在双向效应。最近研究表明,部分化疗药物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出现自噬,化疗诱导的自噬促进肿瘤细胞株的存活,自噬作用可能参与了化疗耐药性的发展。转移黏附蛋白(Metadherin, MTDH)为多种恶性肿瘤的致癌基因,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化疗耐药等多种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生成。同时MTDH基因亦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发生保护性自噬,而关于MTDH基因、自噬以及化疗之间的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EPI作用于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自噬水平的变化,检测EPI作用于MTDH基因下调后的MDA-MB-231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及凋亡的变化,初步探讨MTDH在乳腺肿瘤细胞自噬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应用MTT法检测EPI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2、构建针对MTDH基因的干扰表达载体MTDH-shRNA和阴性对照干扰表达载体Control-shRNA,并用脂质体转染法瞬时转染MDA-MB-231细胞,转染48h后观察转染效率;3、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分布及表达量的变化;4、免疫印迹法检测MTDH.LC3等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5、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1、EPI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浓度依赖性。2、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转染48h后,Control-shRNA与MTDH-shRNA组转染效率约为50%。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及Control-shRNA组相比,MTDH-shRNA组中MTDH基因在蛋白水平上表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空白对照组与Control-shRNA组相比,MTDH基因在蛋白水平上表达未见明显差异。MTDH-shRNA可以明显下调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MTDH基因的表达。3、EPI处理MDA-MB-231细胞24h,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胞质中LC3蛋白表达增加。免疫印迹结果显示-LC3基因在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EPI处理MTDH基因下调后的MDA-MB-231细胞24h,免疫印迹结果显示:EPI+MTDH-shRNA组LC3基因在蛋白水平上表达较EPI组及EPI+Control-shRNA组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EPI组与EPI+Control-shRNA组无明显差异。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EPI+MTDH-shRNA转染组总凋亡率及早期凋亡率均较EPI组及EPI+Control-shRNA转染组明显增高,而EPI+Control-shRNA转染组与EPI组无明显差异。提示下调MTDH基因可促进EPI处理的MDA-MB-231细胞凋亡。结论-EPI可以诱导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自噬的表达,下调MTDH基因可以促使LC3的表达减弱,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发生自噬,下调MTDH基因可以提高MDA-MB-231细胞对EPI敏感性,降低EPI获得性耐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