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稀缺型国家,中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2%,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58%。长期以来中国森林资源供给一直建立在天然林资源基础之上,由于多年来的“重采轻予”,中国的天然林资源几近枯竭,自从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天然林的供给能力逐年下降,尽管目前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但由于人工用材林存在单产低、质量差、林龄结构不合理、树种过于单一等问题,其实际木材供给能力非常有限。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对林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综合我国天然林和人工林的资源状况可以看出,中国森林资源稀缺的现实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目前解决我国森林资源供需矛盾有以下三条途径:一是国内森林资源供给;二是林木产品进口;三是开发境外森林资源。本文通过对我国森林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分析,得出在短期内通过国内森林资源供给解决供需矛盾是不现实的,至于进口,近年来我国进口国外的木材和林产品大幅度增加,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木材进口国,然而进口木材不但受制于我国外汇能力,而且受制于国际市场的可供能力,许多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为防止森林资源的进一步破坏,对木材出口采取严厉的限制,甚至有些国家完全禁止原木出口。因此大力发展林业国际合作,加大对境外森林资源的开发力度,参与国际市场的森林资源配置就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境外森林资源开发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近些年来我国开发境外森林资源的现状入手,找出现存的问题,例如:区位结构不合理;开发环境需改善;缺乏有效管理;对外开发资金不足;缺乏对开发区域的系统调查。分析了我国开发境外森林资源面临的机遇,提出了我国今后开发境外森林资源的战略构想,即建立长期稳定的境外森林资源开发基地,形成境外森林资源开发的产业集群,同时提出了将对俄森林资源开发作为突破口,将对非洲的森林资源开发作为下一步的开发重点的观点,最后针对我国开发境外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境外森林资源开发的战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