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传统中药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有物质基础的,其具有防治作用的物质即是中药有效成分。中药有效成分是从中药中提取分离出来的经药理实验证实了疗效的化学成分,是几千年来我国传统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但中药有效成分制剂上百种,绝大多数存在药物结构、有效成分不清楚,作用靶点不明确的缺点,限制了其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我们利用已经建立的高通量筛选平台和中药化学平台,在技术上实现针对任何一个功能蛋白在短时间内从大量常用中草药药材中迅速找到相对应的、活性理想的天然单体化合物的可行策略,解决能够快速、高效率地从传统中药中获得针对特定药靶起作用的有效成分的难题。本研究旨在寻找新的降压药物作用靶点,为新药发现揭示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是一种受cAMP激活的Cl-通道蛋白,属于ABC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CFTR在所有与分泌和吸收有关的组织的上皮细胞顶膜上表达。对于跨上皮细胞的盐类运输、液体流动和离子浓度调节等都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最新研究发现,CFTR还在血管平滑肌上表达,对机体血压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CFTR作为重要疾病的药物靶点地位受到了极大关注。
本研究以传统降压中药物质中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和槲皮素为研究指标,现代药理实验证实,芦丁、槲皮素等化合物具有舒张动脉血管,调节血压的作用,且二者对CFYR氯离子通道开放有明显激活作用,揭示黄酮类化合物发挥降压作用的有效药靶之一是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因子(CFFR)。进一步对其生理功能及病理意义的研究,将会给高血压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带来新的突破,进而以此为靶点研制新药。基于CFTR作为创新降压药物靶点的重要性,加强CFTR靶点的研究将会研发出更多疗效特异、毒副作用小的全新降压药物,为医药学领域治疗高血压疾病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为进一步探讨传统中药分子药理学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同时为传统中药物质基础的药理作用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和新的技术方法。
本研究利用荧光细胞测定模型对中药中广泛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其活性优于其它类天然化合物。而芦丁、槲皮素作为具代表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其活性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广泛存在于天然药物中,因此考察二者在天然药物中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选用有降压作用的5个科属代表性植物:杜仲科的杜仲、藤黄科的连翘、菊科的雪莲花、豆科的槐花、忍冬科的金银花。利用HPLC技术建立一种同时可以测定上述中草药材中两种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槲皮素的液相条件,分别绘制两种黄酮类化合物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测得二者在5种代表性植物中的含量,并加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