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和遥感数据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获取覆盖更大空间范围和包含更多细节信息的光学遥感数据。此外,在战场、灾区和重大事故现场等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地区,为了持续获取更加全面和更加精确的光学遥感信息,需要对大范围区域进行多次高分辨率凝视成像或者进行视频拍摄。这就要求光学载荷在拥有长焦距的同时,还要拥有宽视场,即在子午方向和弧矢方向同时具有大视场。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以其光路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和遥感数据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获取覆盖更大空间范围和包含更多细节信息的光学遥感数据。此外,在战场、灾区和重大事故现场等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地区,为了持续获取更加全面和更加精确的光学遥感信息,需要对大范围区域进行多次高分辨率凝视成像或者进行视频拍摄。这就要求光学载荷在拥有长焦距的同时,还要拥有宽视场,即在子午方向和弧矢方向同时具有大视场。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以其光路可折叠、无色差、不受光学材料均匀性和理化性质影响、无光线遮拦及对气压和环境温度不敏感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大视场长焦距空间光学载荷中。然而现有的长焦距离轴光学系统只能在弧矢方向实现大视场,在子午方向视场则较小。这使得系统通常只能以推扫模式成像,卫星一次过顶只能拍摄一幅图像,无法对大范围目标多次高分辨率成像或视频成像,从而无法获取目标的连续信息以实现对目标的动态进行侦查。针对现有离轴光学系统的不足,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矢量像差理论对离轴光学系统及各光学表面的像差节点位置进行控制以优化光学系统的方法。基于该方法,设计了两款宽视场长焦距离轴反射光学系统,并对其中一款进行了样机研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可归纳如下:1.宽视场长焦距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的研究。首先,根据光学系统的技术指标对几种系统方案进行了对比,确定了视场偏置型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案。然后,基于微分方程法计算得到了系统的初始结构。该方法首先对系统进行光线采样,然后根据光线追迹数据,建立并求解基于费马原理和阿贝正弦定理的微分方程组,得到反射面上特征点的坐标值,最后对坐标进行拟合得到反射面的面型公式,进而得到系统的初始结构。之后对系统进行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基于矢量像差理论将每个光学表面和整个系统的彗差和像散节点控制在视场范围内,以达到各光学表面的像差贡献量最大程度相互抵消的目的,同时对系统的结构加以约束。在设计的后期阶段,为校正剩余像差,引入自由曲面进一步深入优化,最终得到了一款焦距为2000mm,视场角为30°×12°,相对孔径为1/5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2.宽视场长焦距制冷型红外光学系统的研究。首先,根据整机的分辨率和幅宽等指标确定了光学系统的视场角、焦距和相对孔径等设计参数并基于这些参数分析了整机的探测性能,包括噪声等效温差和最远探测距离。然后,根据系统特征确定了二次成像光学系统并将孔径光阑置于三镜和像面之间以实现冷阑匹配的设计方案。之后基于三阶赛德尔像差理论、系统焦距和对孔径光阑位置的约束求解了系统的初始结构。在得到初始结构之后,对系统进行离轴处理,同时添加结构约束以避免光线遮拦。之后,开始对系统进行深入优化。为平衡系统各表面产生的像差,基于光阑离轴光学系统的矢量像差理论对各光学表面和整个系统的彗差和像散节点进行控制,并结合光学设计软件对系统的结构特征进行约束。最终得到了一款焦距为500mm,视场角为5.3°×4.4°,相对孔径为1/2的制冷型离轴三反红外光学系统。3.宽视场长焦距制冷型红外系统样机研制。首先,对系统进行了公差分配及公差分析,给出了各反射镜的加工和系统装调所允许的误差范围。然后,针对系统的光路排布特点设计了系统的机械结构,同时基于该结构设计了系统的遮光罩和内遮光板,并做了杂散辐射分析。之后介绍了反射镜的加工和检测方法及系统的装调方法。在装调完成后,测量了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宽视场长焦距制冷型红外系统成像性能优良,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其他文献
为满足深海探测需求,实现深海中更高质量成像,设计了深海中专用的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同时具备短焦大视场、高分辨率、高变倍比的特点。根据在深海中使用环境,考虑了深水压对光学窗口挤压变形造成的像质下降,对光学窗口进行了光机集成分析,将面形变化结果以zernike多项式形式带入到光学系统中进行优化。对水下光学像差特点和变焦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后,光学系统采用机械式负组补偿变焦方式,像方远心设计方案
无论是商用镜头还是军事航天应用的光学设备都需要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令人满意且稳定的光学性能。随着塑料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光学系统对温度变化敏感度的提高,热致面型变化所引起的光学性能下降变为消热差领域不可忽视的问题。尽管光机热集成分析能够有效降低热致面型变化,但多学科交互的设计分析过程繁琐复杂,补偿方法也都是通过代价较高的热控设计或者结构优化。本文针对两类典型温度场分布的光学系统提出了各自适配的考虑热
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同时获取地物的图像和“指纹”光谱信息,在地物精确分类和识别等应用方面有巨大优势。目前,高光谱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气象观测、地质勘测、海洋研究、植被分析和气体监测等遥感观测领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高光谱成像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安装平台种类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微小卫星平台、无人机平台的飞速发展,对高光谱成像仪器的体积、重量、成像质量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
为了改善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利用非共价功能化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对聚氨酯进行改性处理,制备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材料,并测试了该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经实验研究发现,在石墨烯所占比例为1.5%的情况下,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数倍于单纯聚氨酯,但断裂伸长率出现小幅下降,整体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飞云江是浙江省八大独流入海河流之一,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同时也存在巨大的旱涝风险。深入研究该流域降水、径流、输沙等要素长期演化规律和相互响应关系,对风险预警、水资源优化配置都有重要意义。选择该流域代表性水文站,通过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小波分析和小波相干性分析等方式,研究1956—2020年各水文要素的发展态势及时频特征,重点研究径流与降雨、径流与输沙之间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
21世纪以来,在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的有力推动下,清史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热潮。2017—2018年的清史研究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产生了众多引人瞩目的成果。据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的统计,在汉语出版物范围内(不计硕博士学位论文),2017—2018年公开发表的清史论文数量达4700篇以上。2017—2018年出版清史学术著作也在260部以上。这一数据还不包括数量可观的报纸文章、会议论文。清史研究的
随着水域救援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水域救援装备配备于消防救援队伍并投入实际救援,一些新型、跨界装备也在水域救援中应用。笔者通过调研,结合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装备现状,探究今后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装备发展趋势。
纵观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存在评价目标不明确,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结果不及时反馈,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水平。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通过共创目标评价表、借助评价语言,鼓励同伴互评、引导学生自评等方式,建立有效的评价方式。这些方式改变了过去课堂上以操作结果为评价参考的模式,突出过程性评价的作用,从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学生是学习的主
为促进我国新兴游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总结游艇旅游业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世界游艇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基于此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游艇旅游业是包含多种产业活动的全产业链,具有产业集聚、租赁船队垄断、利基市场、商业模式多样和时节性等特征;目前世界游艇旅游业的发展呈欧美地区占主导、游艇租赁业蓬勃发展、游艇港口经营本地化以及跨区域管理制度待改进等状况,且具有集群化、本地化、多元化和智能化的发
目的:建立雷公藤多苷诱导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小鼠模型,探讨定坤丹对DOR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只动情周期规律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定坤丹低、中、高剂量组和戊酸雌二醇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予40 mg·kg-1雷公藤多苷混悬液灌胃;同时定坤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1. 64,3. 28,6. 56 g·kg-1定坤丹混悬液灌胃,戊酸雌二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