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刚构桥以其跨越能力大、施工方便而被广泛的应用。连续刚构桥中普遍存在跨中竖向挠度过大及梁体开裂的病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加劲钢桁连续刚构桥,该组合结构由加劲钢桁和混凝土箱梁组合而成。论文以某拟建跨黄河特大桥为工程依托,主桥桥跨布置为106m+192m+106m,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从静力和动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加劲钢桁对连续刚构桥的静动力性能的影响,并对加劲钢桁的影响参数进行了优化。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建立加劲钢桁连续刚构桥和连续刚构桥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模型在恒载、活载和收缩徐变作用下的位移、内力和应力状况。对比分析可知组合结构较连续刚构桥的位移、内力均有减小,其中跨中徐变位移减小24.12mm,变化幅度达到49.33%;中跨跨中弯矩值减小67706.16kN·m,变化幅度达到了102.80%;中跨跨中主梁上下缘应力差减小了2.60MPa,变化幅度达到117.65%。加劲钢桁提高了连续刚构桥的刚度,改善了其结构受力,有效减小结构的后期徐变。(2)建立多组有限元模型,分析加劲钢桁的桁架形式、加劲范围及桁架高度等参数对混凝土主梁的位移和内力的影响,桁高14m、加劲长度120m以及无竖杆三角形腹杆布置形式是最合理有效、经济适用的加劲钢桁。(3)建立加劲钢桁连续刚构桥和连续刚构桥的成桥模型,利用多重Ritz向量法计算了桥梁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采用反应谱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分析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内力状况。在横向的地震力作用下,加劲钢桁连续刚构桥中跨跨中竖向位移减小了19.67mm,变化幅度为25.6%;主墩水平位移减小9.44mm,变化幅度为24.8%。论文的研究为该新型加劲钢桁连续刚构桥在我国新桥梁的设计和旧桥的加固改造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