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的性质决定了医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作为其工作的直接对象,患者首当其冲地成了医生职业倦怠的受害者。职业倦怠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医疗质量和医生的身心健康,降低了组织工作绩效。我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职业不稳定感加剧,使得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公立医院医生的职业倦怠问题更为严重。找到临床医生的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而有效干预,为提高公立医院人力资本价值,建立高效可行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并可以为我国目前陷入困局中的公立医院改革积累经验并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提出工作倦怠模型,调查深圳经济特区公立医院临床医生的工作倦怠现状,以深圳经济特区公立医院调查临床医生的工作倦怠现状。探讨我国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结构和维度。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深圳经济特区公立医院临床医生中,有77.07%的临床医生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现象。有69.17%的临床医生其去人性化程度比较严重。有73.31%的临床医生其个人成就感相对较低。职业倦怠的人口学特征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工作科室、医院级别、工作年限都与深圳经济特区公立医院临床医生的职业倦怠程度有关。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压力源和工作压力强度也与深圳经济特区公立医院临床医生的职业倦怠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