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声景观研究——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w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是我国重要且独具特色的旅游空间,其景观研究不应仅局限于视像景观的色彩、形态、功能等方面,而应扩展到其他更多景观形式中。Soundscape——声景观,是景观研究的新领域,可以为旅游景观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开拓新的思路。  本文在总结归纳声景观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把声景观和景观环境系统中的其他要素形式及游客主观感知联系起来加以深入探讨,以“声景观——综合景观——游客感知”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为新切入点,综合运用景观学、符号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通过实验室实验法、现场测量法与问卷调查法等,剖析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声景观的感知机理,并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思考旅游声景观的优化设计思路。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基于声景观相关研究结果,界定旅游声景观的概念,探讨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旅游声景观的构成,并着重分析了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声景观的物理属性和文化属性。  (2)运用符号学理论对声景观双重表意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的声景观具有历史文化意义和旅游情感意味双重表意,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促进双方的体验程度,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究游客对历史文化旅游声景观的感知类型、规律与过程。  (3)通过创设与典型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相似的声像环境,利用实验室实验法,以声景观的双重表意结构为基础构建视听耦合模型和视听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剖析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声景观与视像景观的耦合机理。  (4)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运用上述研究得出的声景观感知规律及其与视像景观耦合原理,利用声级计进行现场声学测量,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了解游客主观感知,归纳出案例地声景观在自身特征、与视像景观关系和游客体验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旅游声景观的优化思路。
其他文献
摘要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艺术大师,其不仅延续了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还勇于创新,以独特的创作理念使中国山水画拥有了崭新的艺术色彩。本文通过研究齐白石山水艺术特征及审美精神,以期进一步探索齐白石的艺术成就,推进中国艺术文化发展。  关键词:齐白石山水 艺术特征 审美精神  一 引言  国画大家齐白石不仅擅长花鸟画,在山水画方面也颇有造诣。在齐白石还是雕花木匠时就雕刻过一些以山水为题材的家具,且随
学位
访问控制技术是近年来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它通过审核用户的操作权限来保证数据的安全,可以在数据安全事件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和控制。互联网的普及导致矢量地理空间数
湖光岩玛珥湖是雷琼新生代火山区中一个典型的玛珥湖,其独特的地质背景决定其沉积物能提供比其他地质载体更高分辨率的古气候记录。本文通过对湖光岩玛珥湖沉积柱样品进行了正
本文基于1991年到2010年辽宁省14个地级市接待入境游客的各项数据,从时空层面对辽宁省入境旅游在入世前和入世后的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2001年中国入世为时间基准,通
2006年,中央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经过5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旅游价值的农村景观,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