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随后又召开以此内容为主题的视频工作会议,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对各地批准试办的独立学院进行检查清理和重新报批工作的通知》。一时,对于发展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和舆论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其态度也是毁誉参半。 独立学院是建立在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基础之上,区别于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的一种办学模式。在我国,这种办学模式的产生,时间并不长,但是,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将其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和前沿阵地在很大范围内也是可以达成共识的。但是,作为异军突起的一新生事物,它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对教育可能带来的冲击也是在所难免的,也由此遭到了不少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独立学院就显得更有意义了。因此,笔者将在客观阐述独立学院产生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从三则新闻消息引出研究的主题——独立学院这种办学模式,并概括了这几则消息所引发的不同的社会反响。 第二部分是关于我国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概述,介绍了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产生与发展、独立学院办学模式概念的界定以及独立学院办学模式概念的辨析。 第三部分是关于我国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立论依据和类型比较,从依据上说,这种办学模式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选择;是实现办学体制多元化发展的一次尝试;是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需求的一个措施;是践行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一大举措。在类型上,从合作方式的角度,可以将独立学院分为校政(企)合作模式;改制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中外合作模式。不同类型的独立学院有着各自鲜明的特征。 第四部分是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从培养目标、科类结构、领导体制、教学管理、教师结构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这种办学模式的特征。 第五部分是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问题探究,在办学体制方面,独立学院的权责尚待规范,融资渠道尚待拓宽;在管理体制方面,独立学院的董事会制度尚待完善;在运行机制方面,独立学院尚待建立健全的内部运行机制;在办学过程方面,独立学院的特色专业无特色,师资生源还存在着隐患;在学院的筹建方面,还缺乏成熟的依据、标准和程序。 第六部分是解决独立学院办学模式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主要就管理和办学质量两方面探讨了如下的对策建议。首先是要转变观念,引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其次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明确产权的归属;三是构建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学院内部各机构的权责关系;四是构建公共治理结构,为独立学院发展搭建平台;五是用制度树规范,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六是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和考核,加强高素质专任教师队伍建设;七是 优化专业设置,把专业特色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心最有一部分是结论性的思考,在这里,回答了三个问题:应该如何看待独立学院办学二.模式?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发展会有怎样的走势?这种办学模式的发展该遵循什么样的 原则?总而言之,对于一种有创意的、有争议的、但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事物,可给予可 控的生长空间,并施以必要的指导和规范,引导其健康地成长。